乡村社区公共空间变迁及社区治理变革

被引:17
作者
李增元 [1 ,2 ]
周平平 [1 ]
机构
[1] 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2] 中央编译局
关键词
乡村社区公共空间; 变迁; 社会重建; 社区治理变革;
D O I
10.19624/j.cnki.cn42-1005/c.2016.12.014
中图分类号
C912.82 [农村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从历史上来看,乡村社区公共空间经历了传统时期的内生性公共空间、建国后外力打造的政治性公共空间、改革开放后的多元性与理性化公共空间几个发展阶段。在现代农村社区建设中,在外力的干预下,诸多全新的社区公共空间正逐步成长与发展起来。在社区公共空间变迁中需要重建乡村社会,推动社区治理转型。总体上来看,可以通过强化服务空间提升新社区认同、经济利益重组及空间优化构造新社区内在联结纽带,为个体提供安全、庇护场所的基础上重建社会合作,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衔接构造现代公共精神。另外,推动社区公共空间的多样性及组织之间的衔接,以多层次的认同单位为基础夯实治理的社会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102 / 11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村庄公共空间:秩序建构与社区整合.[D].王玲.华中师范大学.2008, 10
[2]   村落公共空间与乡村文化建设——以福建省屏南县廊桥为例 [J].
吴燕霞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16, (01) :99-106
[5]   利益相关: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的产权基础 [J].
邓大才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 53 (04) :9-16+2
[6]   乡村公共空间演变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 [J].
王春程 ;
孔燕 ;
李广斌 .
现代城市研究, 2014, (04) :5-9
[7]   乡村公共空间:作为合作社发展的意外后果 [J].
张纯刚 ;
贾莉平 ;
齐顾波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4 (02) :8-14
[8]   乡村公共空间的衰败与重建——兼论乡村社会整合 [J].
张良 .
学习与实践, 2013, (10) :91-100
[9]   现代化进程中的个体化与乡村社会重建 [J].
张良 .
浙江社会科学, 2013, (03) :4-10+155
[10]   村民社区认同与社区参与——基于江苏和贵州农村的实证研究 [J].
谢治菊 .
理论与改革, 2012, (04) :15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