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匹配容易度、城市产业结构与增长极效应差异——以京沪与周边区域发展关系为例

被引:11
作者
蔡之兵
机构
[1]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匹配容易度; 增长极; 京沪;
D O I
10.13504/j.cnki.issn1008-2700.2018.02.009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京沪两市与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呈现截然不同的空间格局。首先通过VAR模型测算比较京沪两市对周边区域的辐射能力,发现上海市的辐射能力显著大于北京市。随后基于产业结构与区域协调发展的两个命题,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构建产业匹配容易度指数并测算出京沪两市2003—2013年的产业匹配容易度指数,发现京沪两市产业匹配容易度指数逐渐下降、上海市的产业匹配容易度指数始终高于北京市、两者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基于研究结论可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9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产业集聚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和演变规律——基于2003—2013年数据的实证研究 [J].
刘习平 ;
盛三化 .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16, (05) :90-100
[2]   京沪对周边地区影响效应比较研究 [J].
王淑芳 .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6, (01) :7-8
[3]   京津冀协同发展历程、制约因素及未来方向 [J].
张可云 ;
蔡之兵 .
河北学刊, 2014, 34 (06) :101-105
[4]   京沪第三产业生产服务业的水平、结构与影响 [J].
李江帆 ;
蓝文妍 ;
朱胜勇 .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29 (02) :7-17
[5]   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的经济辐射能力比较 [J].
张先锋 ;
吴伟东 ;
满强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4, (03) :28-35
[6]   空吸抑或反哺:北京和上海的经济辐射模式比较 [J].
朱虹 ;
徐琰超 ;
尹恒 .
世界经济, 2012, 35 (03) :111-124
[8]   以京沪港渝为增长极构造中国经济发展新格局 [J].
汪海 .
中国软科学, 2010, (07) :80-90
[9]   核心城市与腹地间的关系:以京沪为例的经济学分析 [J].
孟祥林 .
城市发展研究 , 2008, (02) :13-19
[10]   发展经济学视角下的京沪扩散效应差异分析 [J].
王辉龙 .
北京社会科学, 2006, (02) :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