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FDI和中国全要素生产率下降——基于1952~2006年面板数据的DEA和协整检验

被引:89
作者
刘舜佳
机构
[1]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关键词
全国素生产率; 国际贸易; 外商直接投资; 面板数据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
D O I
10.13653/j.cnki.jqte.2008.11.009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752 [中国对外贸易]; F832.6 [汇兑、对外金融关系];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206 ; 1201 ; 020204 ;
摘要
本文利用DEA方法测算了1952~2006年27省份的全要素生产率,结果表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且改革开放后比改革开放前明显,改革开放后东部地区比中西部地区明显;以1979~2006年27省份面板数据为样本的协整检验结果表明,虽然短期内FDI有助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但国际贸易和FDI在长期弱化了我国全要素生产率,而且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检验还显示国际贸易、FDI同全要素生产率下降构成长期因果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9+55 +55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的动态融合: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典型事实 [J].
赵志耘 ;
吕冰洋 ;
郭庆旺 ;
贾俊雪 .
经济研究, 2007, (11) :18-31
[2]   中国贸易结构的变化特点、决定要素以及政策建议 [J].
章艳红 .
国际贸易, 2007, (10) :4-9
[3]   东亚经济增长模式相关争论的再探讨 [J].
林毅夫 ;
任若恩 .
经济研究, 2007, (08) :4-12+57
[5]   物化性技术进步与我国工业生产率增长 [J].
黄先海 ;
刘毅群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 (04) :52-60
[6]   装备制造业在利用外资过程中的技术创新问题研究 [J].
柯飞帆 ;
宁宣熙 .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6, (02) :43-47
[7]   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生产率增长:基于DEA的实证分析 [J].
颜鹏飞 ;
王兵 .
经济研究, 2004, (12) :55-65
[8]   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 [J].
张军 ;
吴桂英 ;
张吉鹏 .
经济研究, 2004, (10) :35-44
[9]   关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思考 [J].
易纲 ;
樊纲 ;
李岩 .
经济研究, 2003, (08) :13-20+90
[10]   外商投资对中国工业部门的外溢效应: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 [J].
潘文卿 .
世界经济, 2003, (06) :3-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