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内酶与食品
被引:1
作者
:
于连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天津工业微生物研究所
于连福
张念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天津工业微生物研究所
张念群
机构
:
[1]
天津工业微生物研究所
来源
:
食品工业科技
|
1980年
/ 04期
关键词
:
内酶;
支链淀粉;
加氧酶;
脂肪;
前体物质;
香味前体物;
洋葱;
氧化反应;
酶褐变;
胶淀粉;
氧酶;
圆葱;
鳞茎类蔬菜;
酚酶;
淀粉酶;
香味成分;
食品加工;
D O I
:
10.13386/j.issn1002-0306.1980.04.023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这里介绍的是使食品科学家感兴趣的,与食品的褐变、组织质地、香味及营养有关的内酶。集中讨论水解酶和氧化还原酶的作用。 一、酶褐变作用 引起食品褐变,通常有四种反应即:美拉德反应、焦糖化反应、抗坏血酸氧化反应及酶褐变反应。从性质上看,前三种反应基本上属於非酶褐变反应(抗坏血酸氧化反应有时是被酶催化的)。酶褐变具有商品意义,下面予以讨论。 将苹果、香蕉及马铃薯等果蔬组织切开,暴露于空气,很快在切断面导致褐变。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2
页数:5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