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小麦醇溶蛋白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3
作者
刘虹
张志清
颜泽洪
魏育明
郑有良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
关键词
波兰小麦; 醇溶蛋白; 遗传多样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解波兰小麦物种的遗传变异水平和种内不同材料间的遗传关系,利用APAGE技术对72份来源于全世界的波兰小麦材料醇溶蛋白位点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波兰小麦醇溶蛋白位点存在丰富的变异类型,共产生48条迁移率不同的醇溶蛋白谱带,每个材料具有8~24条不等,平均16.2条。材料间平均遗传相似系数(GS)为0.5132,变幅为0.1429~1.000。当GS水平为0.50时,所有材料可聚为4个大类,其中CItr13919等16个来源于埃塞俄比亚的材料均聚在一起,而另一大类为5份来自于葡萄牙的材料。可以认为,APAGE揭示的种内遗传关系与其地理分布有一定的相关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中国小麦遗传资源.[M].董玉琛;郑殿升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2]  
Genetic mapping of loci determining long glumes in the genus <Emphasis Type="Italic">Triticum</Emphasis>.[J].H.-J. Wang;X.-Q. Huang;M.S. Röder;A. Börner.Euphytica.2002, 2
[3]   The development of precise genetic stocks in two wheat cultivars and their use in genetic analysis [J].
Arbuzova, VS ;
Efremova, TT ;
Laikova, LI ;
Maystrenko, OI ;
Popova, OM ;
Pshenichnikova, TA .
EUPHYTICA, 1996, 89 (01) :11-15
[4]   醇溶蛋白酸性电泳及其在种质资源分析中的应用 [J].
刘香利 ;
郭蔼光 ;
李玉红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2) :17-20
[5]   波兰小麦醇溶蛋白遗传差异及其与新疆稻麦的关系 [J].
杨瑞武 ;
周永红 ;
郑有良 ;
胡超 .
麦类作物学报, 2000, (04) :1-5
[6]   中国特有小麦中杂种黄化基因Chl和提型胞质育性恢复基因的分布研究 [J].
陈庆富 ;
周永红 ;
彭正松 ;
蒋华仁 .
广西植物, 1998, (04) :13-18
[7]   醇溶蛋白电泳在小麦种质资源遗传分析中的应用 [J].
张学勇,杨欣明,董玉琛 .
中国农业科学, 1995, (04) :26-33+97-98
[8]   我国小麦的种及其鉴别 [J].
郑殿升 .
种子世界, 1989, (11) :3-3
[9]   “新疆小麦”种间杂种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J].
陈勤 ;
孙雨珍 ;
董玉琛 .
作物学报, 1985, (01) :23-2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