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指标在公共政策中的缘起及局限性分析

被引:5
作者
许益军
机构
[1] 南京大学
关键词
社会指标; 社会指标运动; 公共政策;
D O I
10.15937/j.cnki.issn1001-8263.2006.03.009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现代公共政策为社会指标的产生创造了契机,社会指标的运用也有助于提升现代公共政策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同时,两者都是科学主义与理性主义的产物。社会指标之于公共政策有重要作用,但其运用于公共政策存在着的技术上、政治上以及效用上的限制。未来的社会指标在建构政策模式方面的重要性将进一步显现。对处于“社会指标运动”中的中国社会指标与公共政策来说,正视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并提高社会指标对于公共政策的适应性及使用效能很重要。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加快制定危机型公共政策 [J].
许益军 .
党政论坛, 2004, (03) :20-21
[2]  
全球化与风险社会.[M].薛晓源;周战超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  
流动的现代性.[M].(英)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Bauman)著;欧阳景根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
[4]  
社会指标体系.[M].朱庆芳;吴寒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5]  
现代公共政策导论.[M].张国庆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6]  
社会指标与社会发展评价.[M].袁方主编;.中国劳动出版社.1995,
[7]  
人的发展与社会指标.[M].(英)迈尔斯著;贾俊平译;.重庆大学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