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的意识形态生成——论布希亚消费社会理论的批判逻辑

被引:2
作者
林晓珊
机构
[1] 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社会工作系
关键词
需要; 消费社会; 布希亚; 消费主义意识形态;
D O I
10.14137/j.cnki.issn1003-5281.2010.04.028
中图分类号
F014 [经济范畴];
学科分类号
0201 ;
摘要
布希亚对消费社会的批判是以"需要"的意识形态生成理论为基点,揭示了隐藏在丰盛的"物"背后的使用价值拜物教,补充了马克思商品交换价值拜物教的缺憾,进而揭示了需要是如何被意识形态所编码,直至最后完成了消费社会符号价值体系的建构与批判。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0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消费社会.[M].(法)让·波德里亚著;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  
被围困的社会.[M].(英)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Bauman)著;郇建立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3]  
走向后马克思:从生产之镜到符号之镜.[M].仰海峰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4]  
消费文化读本.[M].罗钢;王中忱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5]  
社会的构成.[M].(英)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Giddens)著;李康;李猛译;.三联书店.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