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境破碎化对动物种群存活的影响

被引:133
作者
武正军
李义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关键词
生境破碎; 生境丧失; 生物多样性; 绝灭阈值; 存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8 [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生境破碎是生物多样性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通常以岛屿生物地理学、异质种群生物学和景观生态学的理论来解释不同空间尺度中生境破碎化的生态学效应。生境破碎化引起面积效应、隔离效应和边缘效应。这些效应通过影响动物种群的绝灭阈值、分布和多度、种间关系以及生态系统过程 ,最终影响动物种群的存活。野外研究表明 ,破碎化对动物的影响 ,因物种、生境类型和地理区域不同而有所变化 ,因此 ,预测物种在破碎生境中的存活比较困难。研究热点集中于 :确定生境面积损失和生境斑块的空间格局对破碎景观中物种绝灭的相对影响 ,破碎景观中物种的适宜生境比例和绝灭阈值 ,异质种群动态以及生态系统的生态过程。随着 3S技术的发展 ,生境破碎化模型趋于复杂 ,而发展有效的模型和验证模型将成为一项富有挑战性的任务。
引用
收藏
页码:2424 / 2435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 [1] When does fragmentation of breeding habitat affect population survival?[J] . Lenore Fahrig. &nbspEcological Modelling . 1998 (2)
  • [2] 现代生态学[M]. 科学出版社 , 戈峰主编, 2002
  • [3] 甘南血雉栖息地片段化及生存现状[A]. 贾陈喜,孙悦华,方昀.中国鸟类学研究——第四届海峡两岸鸟类学术研讨会文集[C]. 2000
  • [4] 舟山岛自然栖息地的变化及其对兽类物种绝灭影响的初步研究
    李义明,李典谟
    [J]. 应用生态学报, 1994, (03) : 269 - 275
  • [5] 自然保护区设计的主要原理和方法
    李义明
    李典谟
    [J]. 生物多样性, 1996, (01) : 34 - 42
  • [6] 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生境破碎化研究
    陈利顶
    刘雪华
    傅伯杰
    [J]. 生态学报, 1999, (03) : 3 - 5
  • [7] 破碎化次生林斑块面积及斑块隔离对大山雀繁殖成功的影响
    邓文洪
    高玮
    宋晓东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1, (04) : 527 - 531
  • [8] 中心区和边缘区大仓鼠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汪永庆
    张知彬
    徐来祥
    不详
    [J]. 科学通报 , 2001, (19) : 1644 - 1650
  • [9]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central and peripheral populations of ratlike hamster (Cricetulus triton)[J]. WANG Yongqing, ZHANG Zhibin & XU LaixiangState Key Laboratory of Integrated Management on Pest Insect and Rodent, Institute of Zo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cnes, Beijing 100080, Chin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2(03)
  • [10] 生境破碎化对丹顶鹤巢位选择的影响
    万冬梅
    高玮
    王秋雨
    王海涛
    刘明玉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5) : 581 - 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