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强台风“桑美”(0608)近海观测特征研究

被引:4
作者
余贞寿 [1 ]
闵锦忠 [2 ]
钟建锋 [1 ]
倪东鸿 [2 ]
机构
[1] 温州市气象局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超强台风; 爆发性发展; 双眼壁; 临近预报;
D O I
10.13774/j.cnki.kjtb.2012.03.036
中图分类号
P444 [热带气象]; P412.1 [地面气象观测];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气象现代化手段观测的数据进行分析。从风云2C红外云图可以发现,在近海"桑美"台风强度加强过程中,台风外围云系被台风外核区吸收,风暴直径明显减小,结构更为密实,台风眼由模糊发展为清晰;在迅速加强阶段,台风迅速向内收缩,呈现眼壁上螺旋雨带的发展特征。根据温州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SA的组合反射率和径向速度产品揭示了直到登陆前1 h,桑美台风的强度仍在加强的事实,从组合反射率可见,台风从单眼壁发展成双眼壁,之后发展成具备更加深厚眼壁的台风结构,此过程对应于雷达径向速度图表现为,从一个大速度区发展为二个大速度区,直至更大的速度区。从登陆前后几小时地面测站的变压计算气压梯度可以判断强风区大小,结合变压及小时极大风风向变化可判断登陆点,以及作出登陆后移动路径的短时预报;小时累计降水分布表明,其具有明显不对称分布特征,前进方向右侧大于左侧,强降水主要集中在台风环流主体区,外围降水不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7+48 +4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超强台风“桑美”(2006)近海急剧增强过程数值模拟试验 [J].
于玉斌 ;
段海霞 ;
炎利军 ;
赵大军 .
大气科学, 2008, (06) :1365-1378
[2]   超强台风“桑美”(2006)近海急剧增强特征及机理分析 [J].
于玉斌 ;
陈联寿 ;
杨昌贤 .
大气科学, 2008, (02) :405-416
[3]   多普勒雷达探测“艾利”台风风场不对称结构 [J].
魏应植 ;
汤达章 ;
许健民 ;
吴陈锋 .
应用气象学报, 2007, (03) :285-294
[4]   QuikSCAT洋面风资料及其在热带气旋分析中的应用 [J].
方翔 ;
咸迪 ;
李小龙 ;
王新 .
气象, 2007, (03) :33-39+129
[5]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强度变化的统计特征 [J].
于玉斌 ;
姚秀萍 .
热带气象学报, 2006, (06) :521-526
[6]   近海台风雷达定位方法应用研究 [J].
许映龙 ;
矫梅燕 ;
毕宝贵 ;
张涛 .
大气科学 , 2006, (06) :1119-1128
[7]   CINRAD-SA雷达在正面登陆台风预警中的应用 [J].
赵放 ;
冀春晓 ;
钟建锋 .
气象, 2006, (02) :46-51+130
[8]   热带气旋强度变化研究进展 [J].
端义宏 ;
余晖 ;
伍荣生 .
气象学报, 2005, (05) :636-645
[9]   利用TRMM资料分析2002年登陆广东的热带气旋降水分布特征 [J].
丁伟钰 ;
陈子通 .
应用气象学报, 2004, (04) :436-444
[10]   用QuikSCAT资料分析“黄蜂”登陆前后近地层风场的分布特征 [J].
李江南 ;
王安宇 ;
杨兆礼 ;
李国丽 ;
吴池胜 ;
侯尔滨 .
热带气象学报, 2003, (S1) :8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