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北地区热化学硫酸盐还原反应机理及成藏效应研究

被引:13
作者
陈志勇 [1 ]
李启明 [2 ]
夏斌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川东北; TSR机理; 成藏效应; H2S;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碳酸盐岩层系热化学硫酸盐还原反应(TSR)是普遍发生的地质现象,一定厚度的硬石膏、充足的烃类和较高的古地温是TSR反应发生的必备条件,但TSR反应是十分复杂的化学反应,应用简单的化学平衡方程并不能完全表达该反应的过程。通过烃类与硬石膏反应的活化能分析可知,TSR反应是一个优先消耗重烃的过程。通过对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钻井岩心和薄片观察、地球化学分析表明,TSR反应是形成高含H2S气藏的重要原因。指出TSR反应的成藏效应在于:①TSR反应本身是个储层矿物体积减小的过程,有利于深部储层产生次生孔隙;②TSR反应生成的流体对储层具有一定的溶蚀作用,可促进次生孔隙的生成;③TSR反应优先消耗重烃,使天然气藏干燥系数增加,烃类碳同位素变重,同时引起了硫同位素分馏。认为研究TSR反应机理及成藏效应,对川东北地区碳酸盐岩层系飞仙关组高含H2S气藏的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743 / 74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对碳酸盐岩气藏的化学改造——以川东北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气藏为例 [J].
杜春国 ;
郝芳 ;
邹华耀 ;
张俊 ;
朱扬明 ;
王存武 .
地质学报, 2007, (01) :119-126
[2]   四川盆地海相天然气富集成藏特征与勘探潜力 [J].
张水昌 ;
朱光有 .
石油学报, 2006, (05) :1-8
[3]   四川盆地高含H2S天然气的分布与TSR成因证据 [J].
朱光有 ;
张水昌 ;
梁英波 ;
马永生 ;
郭彤楼 ;
周国源 .
地质学报, 2006, (08) :1208-1218
[4]   四川盆地H2S的硫同位素组成及其成因探讨 [J].
朱光有 ;
张水昌 ;
梁英波 ;
戴金星 .
地球化学, 2006, (04) :432-442
[5]   普光气田沥青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J].
蔡勋育 ;
朱扬明 ;
黄仁春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3) :340-347
[6]   TSR(H2S)对石油天然气工业的积极性研究——H2S的形成过程促进储层次生孔隙的发育 [J].
朱光有 ;
张水昌 ;
马永生 ;
梁英波 ;
郭彤楼 ;
周国源 .
地学前缘, 2006, (03) :141-149
[7]   川东北飞仙关组高含H2S气藏特征与TSR对烃类的消耗作用 [J].
朱光有 ;
张水昌 ;
梁英波 ;
马永生 ;
周国源 ;
戴金星 .
沉积学报, 2006, (02) :300-308
[8]   四川盆地深部海相优质储集层的形成机理及其分布预测 [J].
朱光有 ;
张水昌 ;
梁英波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6, (02) :161-166
[9]   四川盆地天然气特征及气源 [J].
朱光有 ;
张水昌 ;
梁英波 ;
马永生 ;
戴金星 ;
李剑 ;
周国源 .
地学前缘, 2006, (02) :234-248
[10]   四川盆地普光大型气田H2S及优质储层形成机理探讨——读马永生教授的“四川盆地普光大型气田的发现与勘探启示”有感 [J].
张水昌 ;
朱光有 ;
梁英波 .
地质论评, 2006, (02) :23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