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黑土农田酸化的影响

被引:8
作者
乔云发 [1 ]
苗淑杰 [2 ]
韩晓增 [1 ]
许艳丽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基金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土地利用方式; 农田黑土; 酸化; pH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8.1 [土壤熟化和退化];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以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黑土区的农田长期定位试验土壤(1989~2004)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长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农田黑土pH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长期连作促进土壤酸化,不同作物对土壤酸化的能力不同,玉米>大豆>小麦;降雨量影响土壤pH值,降雨促进土壤pH值升高,干旱降低pH值,W4>W3>W2>W1;施肥种类同样也影响土壤pH值,长期不施肥料(CK),土壤pH值基本保持稳定,而施用大量化肥(NPK)土壤酸化强度很大,而配施有机肥(NPK+OM)或与秸秆还田相结合(NPK+SR),可以缓解施用化肥引起的土壤酸化。因此,通过调控的土地利用方式,可以稳定土壤pH值,保持土壤的持续生产力。图2,表2,参12。
引用
收藏
页码:468 / 470+476 +47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土壤中掺入不同植物材料对其pH的影响 [J].
栾书荣 ;
汪晓丽 ;
洪岚 ;
封克 .
扬州大学学报, 2005, (03) :62-65
[2]   大豆连作条件下土壤环境的变化及其危害 [J].
王金龙 ;
徐冉 ;
王彩洁 ;
撒得山 .
山东农业科学, 2005, (02) :54-57
[3]   连年施用有机肥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J].
韩秉进 ;
陈渊 ;
乔云发 ;
韩晓增 ;
孟凯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4, (04) :294-296
[4]   某些农业措施对土壤酸化的影响 [J].
徐仁扣 ;
D.R.Coventry .
农业环境保护, 2002, (05) :385-388
[5]   施用稻草等有机物料对黄瓜连作土壤pH、EC值和微生物的影响 [J].
朱林 ;
张春兰 ;
沈其荣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1, (04) :350-353
[6]   重迎茬大豆对土壤有机-无机复合胶体及土壤结构的影响 [J].
王兆荣 ;
刘世英 ;
谷思玉 ;
魏自民 ;
田中艳 ;
李云辉 ;
姜世波 ;
陈仁忠 .
大豆科学, 1999, (01) :3-5
[7]   根际pH环境与磷素利用研究进展 [J].
范晓晖 ;
刘芷宇 .
土壤通报, 1992, (05) :238-241+228
[8]  
土壤学[M]. 农业出版社 , 朱祖祥 主编,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