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枯萎病菌粗毒素的毒性及其模型

被引:22
作者
许文耀
兀旭辉
林成辉
机构
[1] 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关键词
香蕉枯萎病; 香蕉枯萎病菌; 毒素; 毒性模型; 多年生草本果类病虫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6.68 [多年生草本果类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香蕉组织培养苗为受试植物,蕉苗受毒素作用后的病情指数为指标,测定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粗毒素对蕉苗的毒性。结果表明,毒素处理72,96,120和144h引致香蕉苗受害程度(以病情指数表示)达90的剂量(TD90)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057.20,1245.49,549.54,380.19μgmL,蕉苗的受害程度存在着随处理时间延长和处理剂量的增加而加重的趋势。根据毒素对蕉苗的毒性测定结果,建立了蕉苗受毒素作用的“时间-剂量-受害程度”模型。根据模型的分析结果认为,粗毒素引致蕉苗受害的有效时间为96~120h,有效剂量质量浓度为260.0~130.0μgmL。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2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蜡蚧轮枝菌对烟粉虱的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研究
    王联德
    黄建
    林谷园
    梁智生
    [J].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2003, (02) : 167 - 171
  • [2] 香蕉抗枯萎病育种研究进展
    蒲金基
    刘晓妹
    曾会才
    [J]. 中国南方果树, 2003, (01) : 31 - 34
  • [3] 香蕉镰刀菌枯萎病发生规律初探
    刘绍钦
    卓国豪
    王璧生
    李汉龙
    叶伟忠
    蔡时可
    [J]. 广东农业科学, 2001, (01) : 38 - 39
  • [4] 福建省香蕉枯萎病鉴定
    林时迟
    张绍升
    周乐峰
    黄月英
    胡方平
    [J].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4) : 465 - 469
  • [5] 棉花枯萎病菌镰刀菌酸的产生和致病力的关系
    王贺祥
    徐孝华
    [J]. 植物病理学报, 1988, (02) : 37 - 40
  • [6] Selection parameters for resistance to 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 race 1 and race 4 on diploid banana ( Musa acuminata Colla)[J] . R. Morpurgo,S. V. Lopato,R. Afza,F. J. Novak.Euphytica . 199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