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枝菌根真菌对玉米秸秆降解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11
作者
郭涛
罗珍
朱敏
王晓峰
机构
[1]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分根装置; 降解; 土壤酶活性; 微生物量碳、氮; 土壤呼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2 [环境微生物学]; X712 [农副业];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2803 ;
摘要
为了比较菌根、菌丝、植物根系对玉米秸秆降解的影响,采用4室分根装置即土壤室(S)、根室(R)、菌根室(M)和菌丝室(H),分室间用400目尼龙网和有机板分隔,尼龙网袋包埋玉米秸秆于不同分室内,以玉米为宿主植物,接种丛枝菌根(AM)真菌Glomus mosseae。试验分别在移栽后第20、30、40、50、60天时取样,通过测定接种AM真菌后玉米秸秆的碳、氮释放,土壤中3种常见酶活性、微生物量碳和氮及土壤呼吸的动态变化,探讨AM真菌降解玉米秸秆可能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经60 d的培养后,与未接种S室相比,接种AM真菌的M室和H室玉米秸秆降解量提高了27.72%和8.07%;另外,M室玉米秸秆碳素释放显著增加,而氮素的释放减少,致使碳氮比显著低于其他3室,较初始值降幅达8.72%,有利于秸秆进一步降解。在试验条件下,M室中土壤酸性磷酸酶、蛋白酶、过氧化氢酶活性较其他3室都有显著提高,并增加了微生物量碳、氮和土壤呼吸作用,形成了明显有别于根际的微生物区系。这一系列影响都反映出AM直接或间接作用于玉米秸秆的降解过程,是导致玉米秸秆降解加快的重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4080 / 408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玉米秸秆降解的影响 [J].
罗珍 ;
王晓锋 ;
朱敏 ;
线岩相洼 ;
郭涛 .
水土保持学报, 2012, (04) :267-270+278
[2]   不同丛枝菌根真菌侵染对土壤结构的影响 [J].
彭思利 ;
申鸿 ;
张宇亭 ;
郭涛 .
生态学报, 2012, 32 (03) :863-870
[3]   自然生草和间种绿肥对盆栽柑橘土壤养分、酶活性和微生物的影响 [J].
潘学军 ;
张文娥 ;
樊卫国 ;
蓬桂华 ;
罗国华 .
园艺学报, 2010, 37 (08) :1235-1240
[4]   冬小麦生境中土壤养分对凋落物碳氮释放的影响 [J].
申艳 ;
杨慧玲 ;
何维明 .
植物生态学报, 2010, 34 (05) :498-504
[5]  
Combined Effects of Cadmium and Butachlor on Microbial Activities and Community DNA in a Paddy Soil[J]. WANG Jin-Hua1,DING Hui2,LU Yi-Tong2,2 and SHEN Guo-Qing2 1College of Resources & Environment,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ai’an 271018(China) 2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College of Agriculture and Biology,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Shanghai 201101(China).Pedosphere. 2009(05)
[6]   VA菌根与植物的矿质营养 [J].
李晓林 ;
姚青 .
自然科学进展, 2000, (06) :46-53
[7]  
丛枝菌根生态生理[M]. 华文出版社 , 李晓林, 2001
[8]  
土壤农化分析[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鲍士旦主编, 2000
[9]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鲁如坤主编, 2000
[10]  
土壤酶及其研究法[M]. 农业出版社 , 关松荫 编著,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