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1 条
树突状细胞在肾小管间质炎症病变中的作用及抗黏附干预调节的研究
被引:5
作者:
周同
[1
]
孙桂芝
[1
]
李晓
[1
]
张玉梅
[1
]
吴开胤
[1
]
张雁云
[2
]
张冬青
[2
]
陈楠
[1
]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肾脏科
[2]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健康科学研究所免疫室
来源:
关键词:
纤维化;
树突细胞;
细胞分化;
DC-SIGN;
抗P-选择素lectin-EGF功能域单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92.6 [肾小管、肾小球疾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在肾小管间质炎症损伤中的作用,以及抗P-选择素功能域单抗(PsL-EGFmAb)对DC浸润及体外成熟与功能的干预调节。方法(1)建立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分别采用免疫组化和免疫双染与图像分析,观察P-选择素及CD1a+ CD80+DC在肾组织表达和分布变化。(2)从脐血CD34+造血干细胞中诱导扩增DC,并于成熟过程中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面分子表达;RT-PCR检测细胞NF-kB P50、P65 mRNA表达;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测DC对T细胞刺激能力;以及ELISA测定MLR上清液IL-12 p70分泌含量。结果(1)与假手术组比较,UUO大鼠从第1天起,随着P-选择素以肾小管上皮细胞为主的小管间质表达,CD1a+CD80+DC以肾间质为主浸润;至第7天P-选择素上调且CD1a+ CD80+DC显著聚集,两者明显相关且与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显著相关。经PsL-EGFmAb处理后,大鼠肾组织P-选择素表达下调,CD1a+CD80+DC浸润减少,且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减轻。(2)经TNF-α刺激炎性状态下,培养人DC成熟过程中基本不表达或低表达P-选择素,但持续高表达与P-选择素同属C型凝集素的DC-SIGN。经PsL-EGFmAb处理后,可明显抑制DC-SIGN及细胞内NF-kB基因表达,并相应抑制DC黏附共刺激分子表达、IL-12分泌及刺激T细胞增殖能力。结论DC也是肾小管间质炎症病变启动因素,针对P-选择素功能域的单抗对其浸润具抑制作用。此外,该单抗对人DC成熟与功能有调节效应,提示与抑制作为DC模式识别及黏附受体的DC-SIGN有关,并可能通过影响NF-kB途径起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605 / 611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