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江河源区生态环境类型TM影像解译标志的建立
被引:7
作者
:
王建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王建华
王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王建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丽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汤瀚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颜长珍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马安青
周月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周月敏
祁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祁元
机构
: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2]
甘肃省遥感中心
[3]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
来源
:
水土保持通报
|
2002年
/ 04期
关键词
:
生态环境类型;
TM影像;
解译标志;
D O I
:
10.13961/j.cnki.stbctb.2002.04.011
中图分类号
: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江河源区是近年来西部生态环境研究的重要地区之一 ,也是我国两大河流上游的水源涵养区。基于 RS和 GIS对该地区两个不同时期 (1986和 2 0 0 0年 )生态环境进行对比分析。采用 TM影像在同一个分类系统下进行信息提取。分类系统共分 8类 34个类型 ,原则是根据地域特点来划分的 ,主要有 :(1)地域差异原则 ;(2 )分区与分类相结合的原则 ;(3)综合因素与主导因子结合的原则。通过建立操作性较强的影像解译标志 ,利于今后对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进一步研究和和监测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3
页数:4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