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创新驱动的中美科技人才发展协同机制研究

被引:5
作者
陈建武 [1 ,2 ]
张向前 [1 ]
机构
[1] 国立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2] 莆田学院管理学院
关键词
创新驱动; 科技人才; 中美协同; 人才发展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64.2 []; C964.712 [];
学科分类号
120202 ; 1204 ;
摘要
美国在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方面一直引领全球,积极开展中美科技人才交流与合作是加快我国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步伐和培养国内优秀科技人才的重要途径。建立适应创新驱动的中美科技人才发展协同机制需要中美两国政府、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等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在宏观政策的调控与引导下,建立中美两国科技人才协同发展资源共享机制和人才协同培养动力机制,通过加强两国沟通与交流,增进中美科技互信,消除制度障碍,拓宽人才协同培养渠道,充分发挥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纽带作用,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留学人员归国政策,实现科技人才培养目的,提高科技人才创新绩效。
引用
收藏
页码:148 / 15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创新型人才特质与评价维度研究 [J].
王亚斌 ;
罗瑾琏 ;
李香梅 .
科技管理研究, 2009, 29 (11) :318-320
[2]  
加强中美人文交流 提升科技合作水平[N]. 王伟中. &nbsp经济日报. 2013 (013)
[3]  
中国创新发展报告[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陈劲, 2014
[4]  
中国存在严重"人才逆差". http://www.cgcpa.org.cn/jituanxinxikanwu/haiwaiguancha/2014-07-30/5134.html . 2014
[5]   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关键技术及其解决方案 [J].
刘平 ;
倪明 .
江西社会科学, 2008, (12) :220-224
[6]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展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J].
高子涵 ;
吕华侨 ;
李娟 .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1, 34 (09) :39-42
[7]   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中协同体协同机制研究 [J].
周晓辉 .
高教探索, 2013, (06) :57-61
[8]   创新协同驱动型企业成长模式分析 [J].
饶扬德 ;
梅洪常 ;
王学军 .
中国科技论坛, 2008, (07) :64-68
[9]   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大会精神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努力奋斗 [J].
陈至立 .
中国软科学, 2006, (09) :1-12
[10]   中美科技人才交流形势分析与对策 [J].
霍宏伟 ;
王艳 ;
汪洋 ;
肖轶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4, 31 (10) :143-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