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育成小麦品种与地方品种品质性状的比较分析

被引:15
作者
李望鸿
李玉芳
张环
董煚
杨文雄
张国宏
机构
[1]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甘肃; 冬小麦; 春小麦; 育成品种; 地方品种; 品质性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为掌握甘肃小麦育成品种与地方品种的品质现状和差异,检测分析了326份育成小麦品种和257份地方品种的主要品质性状。结果表明,与小麦地方品种相比,育成品种籽粒粗蛋白含量、沉淀值、湿面筋含量、硬度和赖氨酸分别下降14.0%、13.2%、19.1%、10.8%和8.0%;冬小麦育成品种5项品质性状比冬小麦地方品种分别降低12.9%、10.6%、17.6%、5.5%和5.8%;春小麦育成品种5项品质性状比春小麦地方品种分别下降11.1%、7.8%、16.7%、15.3%和10.6%。与春小麦育成品种相比,冬小麦育成品种5项品质分别高出18.1%、12.0%、12.9%、18.7%和16.7%。发现32个育成品种和117个地方品种符合优质小麦强筋标准,110个育成品种和33个地方品种符合优质小麦弱筋标准。
引用
收藏
页码:977 / 98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农家品种红秃麦抗条锈性遗传分析 [J].
曹世勤 ;
骆惠生 ;
贾秋珍 ;
金明安 ;
金社林 .
甘肃农业科技, 2008, (07) :3-5
[2]   中国小麦育成品种和农家种中慢锈基因Lr34/Yr18的分子检测 [J].
杨文雄 ;
杨芳萍 ;
梁丹 ;
何中虎 ;
尚勋武 ;
夏先春 .
作物学报, 2008, (07) :1109-1113
[3]   HMW-GS和LMW-GS组成及1BL/1RS易位对春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 [J].
陈东升 ;
刘丽 ;
董建力 ;
何中虎 ;
张艳 ;
刘建军 ;
王德森 .
作物学报, 2005, (04) :414-419
[4]   1BL/1RS易位对小麦加工品质的影响 [J].
刘建军 ;
何中虎 ;
R J Pena ;
赵振东 .
作物学报, 2004, (02) :149-153
[5]   甘、青两省春小麦遗传多样性演变 [J].
沈裕琥 ;
王海庆 ;
杨天育 ;
张怀刚 ;
黄相国 .
西北植物学报, 2002, (04) :7-16
[6]   中国小麦选育品种与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J].
刘三才 ;
郑殿升 ;
曹永生 ;
宋春华 ;
陈梦英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0, (04) :20-24
[7]   第三次全国面包小麦品种(系)品质分析 [J].
王晓燕 ;
卢少源 ;
荣广哲 ;
张彩英 .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7, (02) :1-5
[8]   我国小麦种质资源主要品质特性鉴定结果及评价 [J].
李鸿恩,张玉良,吴秀琴,李宗智 .
中国农业科学 , 1995, (05) :29-37
[9]   全国小麦品种品质检测报告 [J].
王晓燕,李宗智,张彩英,于光华,王乐凯,万富世,王光瑞 .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5, (01) :1-9
[10]   试论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J].
马克平 .
生物多样性, 1993, (01)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