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港中老年人群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分布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20
作者
徐希奇 [1 ]
张伟丽 [1 ]
孙凯 [1 ]
王曙霞 [1 ]
杨晓敏 [1 ]
杨瑛 [2 ]
张红叶 [1 ]
汪道文 [3 ]
赵红 [1 ]
惠汝太 [1 ]
机构
[1] 中国医学科学院
[2] 青岛港口医院心血管内科
[3]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血管内科
关键词
总同型半胱氨酸; 回归分析; 危险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95 [卫生调查与统计];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目的:了解青岛港中老年人群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在不同性别、年龄组的分布特点,分析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于2000-03以山东青岛港年龄40岁以上中老年职工3940名为研究对象。根据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进行问卷调查:①调查表:一般情况(被调查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及婚姻等情况)、既往病史(冠心病史、脑卒中史等)、个人史(如吸烟史、饮酒史)及家族史等。②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质量、血压的测量,心肺查体。③心电图检查。④血液学检查(包括血糖、血脂分析、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血肌酐等)。高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诊断标准:按照整个体检人群75%的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作为分组标准,即17μmol/L为分界点。高于此分界点为高总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总同型半胱氨酸的分布特点及传统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调查纳入3940名,男2937名,女1003名;平均年龄(53±9)岁。3940名入选者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分布范围为2.53~115.77μmol/L。①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的几何均数:男性为14.98μmol/L,女性为11.33μmol/L,男性高于女性(P<0.001)。②各年龄组男性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高于女性(各组P<0.05);年龄>60岁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男、女均高于年龄<60岁组(P<0.05)。③Logistic回归分析:男性、年龄、收缩压、体质量指数、肌酐清除率和心脑血管疾病史是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危险因素。结论:①青岛港中老年人群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存在年龄、性别差异。②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男性、年龄、收缩压、体质量指数、肌酐清除率和心脑血管疾病史。
引用
收藏
页码:7 / 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武汉市社区人群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J].
胡春平 ;
邵姣梅 ;
严江涛 ;
范巧 ;
刘珍君 ;
田橙 ;
吴海林 ;
李小平 ;
汪道文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4, (11) :31-34
[2]   北京城乡人群1168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分布及相关因素研究 [J].
王薇 ;
赵冬 ;
刘军 ;
柳洁 ;
张振玲 ;
刘静 ;
刘飒 ;
林铮 ;
吴兆苏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2, (01) :37-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