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视角下典型治理的成因与限度——以广西B县项目制实践为例

被引:14
作者
杜鹏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
典型治理; 基层治理体系; 项目制; 县级治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项目下乡背景下,以"重点村"为对象的典型治理成为县级治理的基本方式。典型治理虽然延续了中国典型工作法的外在形式,并从中获得了政治合法性和政府推动力,但其具有独立的形成逻辑:面对基层治理体系失衡产生的治理困境,"以县为主"的项目治理主要通过以特定村庄为抓手、以项目资源集聚为方式实现。但是,典型治理也导致"典型"从手段向目的本身的异化,扭曲了"以点带面"的动员性意义。重塑基层治理体系,才是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根本之策。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7+157 +157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2]   分利秩序与基层治理内卷化 资源输入背景下的乡村治理逻辑 [J].
陈锋 .
社会, 2015, 35 (03) :95-120
[3]   县级政府研究的路径分析 [J].
欧阳静 .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 2015, (03) :73-78
[5]   资源下乡、项目制与村庄间分化 [J].
叶敏 ;
李宽 .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14, (02) :14-21+125
[6]   县乡政府治理的危机与变革——事权分配和互动模式的结构性调整 [J].
赵树凯 .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3, (21) :14-30
[7]   项目进村与乡村治理重构——一项基于村庄本位的考察 [J].
李祖佩 .
中国农村观察, 2013, (04) :2-13+94
[9]   压力型体制:一个概念的简明史 [J].
杨雪冬 .
社会科学, 2012, (11) :4-12
[10]   论中国农村的区域差异——村庄社会结构的视角 [J].
贺雪峰 .
开放时代, 2012, (10) :10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