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型花岗岩中锆石U-Pb同位素体系的多阶段演化及其年代学意义─—以桂北三防岩体为例

被引:24
作者
李献华
刘颖
涂湘林
刘海臣
凌湘寿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
关键词
花岗岩; 锆石; U-Pb同位素; 广西;
D O I
10.16461/j.cnki.1000-4734.1996.02.012
中图分类号
P597 [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S型花岗岩中含有残留锆石并经历过后期Pb丢失事件是一个较普遍的现象,这使得其钻石U-Pb体系呈现出复杂的多阶段演化特征。虽然离子探针对各种复杂锆石U-Pb体系定年最为有效,但因其昂贵的成本使其应用受到限制,目前较为常用的仍是常规化学-质谱分析方法。在现有实验室Pb本底水平上恰当地选择单颗或多颗粒锆石进行分析,是获得高质量U-Pb年龄数据的关键。桂北三防岩体含有残留锆石并经历过后期Pb丢失事件,使其锆石U-Pb体系具有三阶段演化的特征。离子探讨和多颗粒锆石化学-质谱两种分析方法得出了一致的207Pb/206Pb年龄为820±9Ma,代表了岩体的形成年龄。而过去用常规微量锆石化学-质谱法得到的年龄(899Ma)实际上是一个无地质意义的“上交点年龄”。
引用
收藏
页码:170 / 17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花岗岩中锆石的韵律环带结构研究 [J].
汪相 ;
王汝成 .
矿物学报, 1993, (02) :124-129
[2]   前寒武摩天岭岩体同位素地质年龄讨论 [J].
施实 .
地球化学, 1976, (04) :297-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