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RNN网络的苏州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

被引:9
作者
张杰
陆宝宏
李莉会
刘蕊蕊
常娜
许丹
翟梦恩
机构
[1]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能力;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 指标体系; 苏州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213.4 [水利资源的管理、保护与改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内涵,重新确定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模型,应用于苏州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评价结果相符;结合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限制纳污所建立的指标体系更加科学、更加符合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苏州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状况由2004年之前的较低水平逐渐恢复,这种变化与苏州市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密切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淮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 [J].
王海峰 ;
胡吉敏 ;
李春燕 .
人民长江, 2010, (06) :53-57+60
[2]   基于集对分析原理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研究 [J].
何俊仕 ;
曹雪 .
人民黄河, 2009, 31 (04) :53-54
[3]   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的DEPPIM [J].
林占东 ;
郑侃 ;
刘正坤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8, (12) :59-62
[4]   南方湿润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及应用 [J].
贾仁甫 ;
田小娟 ;
李章林 ;
邓勇 ;
王红 .
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1) :72-75
[5]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区域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型及其应用 [J].
王俭 ;
孙铁珩 ;
李培军 ;
侯伟 .
生态学杂志, 2007, (01) :139-144
[6]   基于模糊分析法的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J].
秦奋 ;
张喜旺 ;
刘剑锋 .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6, (01) :1-6
[7]   基于DPSIR模型的深圳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J].
陈洋波 ;
陈俊合 ;
李长兴 ;
冯智瑶 .
水利学报, 2004, (07) :98-103
[8]   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浅析 [J].
张丽 ;
董增川 .
中国水利, 2002, (10) :100-104
[9]   淮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的评价分析 [J].
秦莉云 ;
金忠青 .
水文, 2001, (03) :14-17
[10]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惠泱河 ;
蒋晓辉 ;
黄强 ;
薛小杰 .
水土保持通报, 2001, (01) :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