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黄土与环境
被引:32
作者
:
刘东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刘东生
机构
: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来源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年
/ 04期
关键词
:
黄土高原;
环境;
全球变化研究;
可持续发展;
D O I
:
10.15896/j.xjtuskxb.2002.04.002
中图分类号
:
X141 [环境地质学];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黄土高原位于人类过去和正在居住的地球的陆地表面,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大自然打造的三个近代气候环境档案库之一。以近代沙尘暴作为黄土形成过程的参照来研究,黄土高原是一个巨大的天然实验室,近代中国地质学家对黄土高原的研究中6次较大规模的破译了黄土高原密码,深刻地认识了人类地质全球变化的情景。人类全球变化从现在的记录来看,应是一种加速了的全球变化,但我们可以控制其速度和规模以取得合理的可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南海北部上新世晚期东亚冬季风增强的同位素和有孔虫证据
翦知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翦知湣
汪品先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汪品先
赵泉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赵泉鸿
成鑫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成鑫荣
王吉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王吉良
[J].
第四纪研究,
2001,
(05)
: 461
-
469
[2]
1.2 Ma以来黄土-古土壤序列风化成壤强度的定量化研究与东亚夏季风演化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郝青振
郭正堂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郭正堂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06)
: 520
-
528
[3]
晚第三纪中国西北干旱化的发展及其与北极冰盖形成演化和青藏高原隆升的关系
郭正堂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郭正堂
彭淑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彭淑贞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郝青振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习慧
刘东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刘东生
[J].
第四纪研究,
1999,
(06)
: 556
-
567
[4]
西太平洋边缘海对我国冰期干旱化影响的初步探讨
汪品先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开放实验室
汪品先
[J].
第四纪研究,
1995,
(01)
: 32
-
42
[5]
历史时期“雨土”现象剖析
张德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
张德二
[J].
科学通报 ,
1982,
(05)
: 294
-
297
[6]
中国古人类遗址[M].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吴汝康,吴新智主编, 1999
[7]
黄土的物质成分和结构[M]. 科学出版社 , 刘东升等著, 1966
[8]
Onset of Asian desertification by 22 Myr ago inferred from loess deposits in China. Guo Z, William F. Ruddiman, Q. Z. Hao, et al. Nature . 2002
←
1
→
共 8 条
[1]
南海北部上新世晚期东亚冬季风增强的同位素和有孔虫证据
翦知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翦知湣
汪品先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汪品先
赵泉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赵泉鸿
成鑫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成鑫荣
王吉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王吉良
[J].
第四纪研究,
2001,
(05)
: 461
-
469
[2]
1.2 Ma以来黄土-古土壤序列风化成壤强度的定量化研究与东亚夏季风演化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郝青振
郭正堂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郭正堂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06)
: 520
-
528
[3]
晚第三纪中国西北干旱化的发展及其与北极冰盖形成演化和青藏高原隆升的关系
郭正堂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郭正堂
彭淑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彭淑贞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郝青振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习慧
刘东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刘东生
[J].
第四纪研究,
1999,
(06)
: 556
-
567
[4]
西太平洋边缘海对我国冰期干旱化影响的初步探讨
汪品先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开放实验室
汪品先
[J].
第四纪研究,
1995,
(01)
: 32
-
42
[5]
历史时期“雨土”现象剖析
张德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
张德二
[J].
科学通报 ,
1982,
(05)
: 294
-
297
[6]
中国古人类遗址[M].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吴汝康,吴新智主编, 1999
[7]
黄土的物质成分和结构[M]. 科学出版社 , 刘东升等著, 1966
[8]
Onset of Asian desertification by 22 Myr ago inferred from loess deposits in China. Guo Z, William F. Ruddiman, Q. Z. Hao, et al. Nature . 2002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