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东亚梅雨锋的大尺度环流及其次天气尺度扰动

被引:29
作者
斯公望
机构
[1] 杭州大学地理系
关键词
梅雨锋; 次天气尺度; 暴雨; 降雨; 大尺度环流; 热带气团; 东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论述东亚梅雨锋的大尺度环流及其次天气尺度扰动,提出了以下的论点;东亚梅雨是印度季风体系与北太平洋哈得来(或信凤)体系之间的过渡带中产生的现象;梅雨锋是半热带、半温带性质的天气系统;梅雨锋暴雨的发展与梅雨锋上次天气尺度扰动有关。文中给出了东亚梅雨锋的大尺度环流及其扰动的概念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312 / 323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南亚高压北缘的高空气流发散与梅雨锋暴雨发展的关系 [J].
斯公望 ;
杜立群 .
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7, (02) :233-244
[2]   西南低涡的合成分析 [J].
黄福均 .
大气科学, 1986, (04) :402-408
[3]   对流加热在梅雨暴雨系统中的作用 [J].
李毓芳 ;
黄安丽 ;
高坤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1986, (07) :765-775
[4]   东亚大尺度低空急流的背景流场与东半球的越赤道气流 [J].
孙淑清 .
气象学报, 1986, (01) :55-62
[5]   华南前汛期合成低涡风场的结构特征 [J].
柳崇健 ;
赵深铭 ;
不详 .
大气科学 , 1985, (02) :205-210
[6]   西南涡成因初探 [J].
包澄澜 ;
李生辰 .
气象, 1985, (01) :2-6
[7]   低空急流暴雨系统的湿斜压诊断分析 [J].
高坤 ;
黄安丽 .
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4, (03) :369-380
[8]   高空和低空急流与暴雨关系的实例分析 [J].
肖文俊 ;
陈秋士 .
大气科学, 1984, (01) :83-88
[9]   1979年季风试验期间东亚地区夏季风爆发时期的观测研究 [J].
陶诗言 ;
何诗秀 ;
杨祖芳 .
大气科学, 1983, (04) :347-355
[10]   对流层高、低空急流耦合作用的动力学分析 [J].
黄安丽 ;
高坤 .
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2, (03) :35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