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农村社会经济缓慢发展的实证分析——以河南省上河村为例

被引:8
作者
乔家君
机构
[1]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开封
关键词
山地农村; 社会经济发展; 上河村;
D O I
10.16089/j.cnki.1008-2786.2003.03.012
中图分类号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通过实证调查,山地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呈下滑态势,指出:人力资源外流、兼业弱化、农户投入减少且偏向生活投资、农民负担日渐加重等是山地农村社会经济缓慢发展的主要原因,提高山地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包括:大力发展山地农村的文化教育,发挥当地的林业优势,积极有效引导劳动力合理流动,增加农民收入渠道,加强农村市场建设,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等。
引用
收藏
页码:331 / 33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贫困地区扶贫模式:比较与选择 [J].
赵昌文 ;
郭晓鸣 .
中国农村观察, 2000, (06) :65-71+79
[2]   我国农户兼业化八大特征 [J].
高强 ;
赵贞 .
调研世界, 2000, (04) :29-31
[3]   贫困山区如何面向21世纪——渝鄂湘黔接壤区战略思考 [J].
陈国阶 .
山地学报 , 1999, (01) :17-22
[5]   农村劳动力外流对农村发展的影响分析 [J].
陈浩 .
农业技术经济, 1997, (01) :11-14
[6]   市场经济发展与农业调控体系 [J].
张红宇 .
中国软科学, 1994, (09) :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