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委员会之治理效率:实证文献述评与未来研究方向

被引:34
作者
吴清华
王平心
冯均科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审计委员会; 治理效率; 述评; 理论假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39.2 [审计工作组织与制度];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1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首先通过剖析审计委员会在监督财务报告流程中所扮演的治理角色,进而从审计委员会与财务报告质量、独立审计师决策、内部审计(控制)之间的关系,及其市场反应和其特征之决定因素等五个方面,就国际上研究审计委员会治理效率的实证文献,进行了系统地梳理、评介和总结,并对当前尚未进行深入理论探讨与经验验证的相关重要命题作了进一步的提炼与分析。籍此,通过融合我国特殊制度背景与审计委员会治理之经验验证逻辑,尝试性地提出一种“产权—控制—动因与绩效”的理论假说,以指引开展我国审计委员会参与公司治理之经济动因及其实际绩效的经验研究和未来改革的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82+19 +19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审计委员会、董事会特征与财务呈报质量——一项基于中国证券市场的实证研究 [J].
吴清华 ;
王平心 ;
殷俊明 .
管理评论, 2006, (07) :49-56+64
[2]   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及其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 [J].
徐莉萍 ;
辛宇 ;
陈工孟 .
经济研究, 2006, (01) :90-100
[3]   大股东股权特征与审计委员会设立 [J].
夏文贤 .
审计研究, 2005, (06) :45-50
[4]   政府控制、治理环境与公司价值——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J].
夏立军 ;
方轶强 .
经济研究, 2005, (05) :40-51
[5]   作业与作业链绩效:经济效益审计新思维——兼及内部审计职能的嬗变 [J].
吴清华 .
审计研究, 2004, (03) :83-88
[6]   我国公司成立审计委员会动机的实证研究 [J].
杨忠莲 ;
徐政旦 .
审计研究, 2004, (01) :19-24
[7]   审计抽样技术之创新——货币单位抽样 [J].
裘宗舜 ;
吴清华 .
审计研究, 2003, (02) :3-6
[8]   终极产权论、股权结构及公司绩效 [J].
刘芍佳 ;
孙霈 ;
刘乃全 .
经济研究, 2003, (04) :51-62+93
[9]  
The Relationship of Audit Committee Characteristics with Endogenously Determined Audit and Non-Audit Fees[J] . Ho Young Lee,Vivek Mande.Quarterly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s . 2005 (3/4)
[10]  
Audit Committee Quality and Internal Control: An Empirical Analysis[J] . Jayanthi Krishnan.The Accounting Review . 200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