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贿罪与受贿罪的对合犯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9
作者
孟庆华
机构
[1] 河北大学政法学院
关键词
行贿罪; 受贿罪; 对合犯;
D O I
10.16452/j.cnki.sdkjsk.2011.05.012
中图分类号
D92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行贿与受贿双方均构成犯罪才符合对合犯的基本特征,单方构成行贿罪或者单方构成受贿罪则不属于对合犯。行贿罪与受贿罪的对合犯不宜认定为共犯,它在共同犯罪的共同罪名、共同主体、共同故意、共同行为等方面都不符合共犯的要求。行贿罪与受贿罪的刑事责任应当是完全对等的,即对行贿罪与受贿罪处轻重相同的刑事责任,这是从两罪的对合犯特点所得出的必然结论。行贿罪与受贿罪作为对合犯只能按各自规定的刑法分则条款追究刑事责任,而不能适用刑法总则条款追究刑事责任。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行贿罪的构成要件分析 [J].
任忠臣 ;
李唯维 .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04) :45-48
[2]   “对合犯”之本土化新探 [J].
肖扬宇 .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31 (02) :71-74
[3]   对向犯初论——以相关刑事司法解释为切入点 [J].
杨剑波 .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7, (03) :154-158
[4]   共同犯罪行为新论 [J].
陈世伟 .
河北法学, 2007, (05) :49-55
[5]   对向犯视角下的商业贿赂犯罪 [J].
赵文艳 .
中国发展, 2006, (03) :59-62
[6]   论刑法中的对合犯罪 [J].
冯江菊 .
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6, (04) :9-13
[7]   对向犯与对向性行为研究 [J].
汪蕾 .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1) :74-76
[8]   论对合犯的共犯问题 [J].
袁彬 .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05, (02) :19-23
[9]   无身份者与有身份者共同犯罪定性问题研究 [J].
杜国强 .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4, (03) :27-32
[10]   对合犯若干问题探讨 [J].
谢彤 .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1, (04)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