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性肝硬变大鼠血中液递物质的变化及其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8
作者
李向农 [1 ]
黄萃庭 [1 ]
王新慧 [1 ]
杜如昱 [1 ]
陈元方 [2 ]
侯雪 [2 ]
机构
[1] 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外科
[2] 北京协和医院胃肠实验室
关键词
液递物质; 肝硬变; 血液动力学; Wistar大鼠; 对比研究; 高血压,门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75 [肝及胆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本文研究了大鼠肝硬变形成过程中血中几种递质的变化及其对门静脉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同时还观察了两种不同肝硬变模型血中递质和血液动力学的变化特点。结果发现,在肝硬变形成过程中,胰高糖素在各期均显著升高,组织胺和血管活性肠肽(VIP)在早期升高,五羟色胺(5-HT)和生长抑素(SS)在中、晚期升高。不同药物致成的肝硬变模型血中递质的变化不同,四氯化碳(CCl4)引起的肝硬变大鼠血中递质以胰高糖素升高为主,硫代乙酰胺(TAA)引起的肝硬变大鼠血中递质以组织胺和5-HT升高为主。血液动力学在肝硬变形成各期及两种肝硬变模型均有不同的变化。正常大鼠在接受肝硬变大鼠换血后,可引起门静脉血流量增加及门静脉压力增高,而接受正常大鼠换血后则无此改变。文中就液递物质与血液动力学的关系及其在门静脉高压症发病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489 / 494 +510-511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与消化道内分泌的有关问题(文献综述) [J].
李书隽 ;
杜如煜 ;
黄萃庭 .
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 1984, (05) :260-263
[2]   组织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胰高血糖素对肝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J].
冷希圣 ;
黄萃庭 ;
杜如煜 .
北京医学院学报, 1982, (01) :1-6+83
[3]   肝硬化动物模型的研究 [J].
韩德五 ;
马学慧 ;
赵元昌 .
山西医药杂志, 1979, (04) :1-6
[4]  
血管活性肠肽的放射免疫分析[J]. 陈元方,陆国钧,侯雪,潘国宗.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1986 (01)
[5]  
血浆生长抑素的RIA——正常含量及餐后变化[J]. 陈寿坡,陈元方,阮清云,陆国钧.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1986 (03)
[6]  
胰高糖素放射免疫分析的研究[J]. 吕植,刘忠,刘吉贤,李义,黄葆钧,余斌杰,林文栋,何哲明.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1986 (03)
[7]  
大鼠肝硬变模型复制的研究[J]. 吴孟超,杨广顺.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1984 (04)
[8]  
硫代乙酰胺诱发大鼠肝硬化门脉高压的研究[J]. 李有柱,谭毓铨,刘涛,卢化义,傅长春.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1988 (01)
[9]   “液递物质”在门静脉高压症发病中的作用 [J].
黄苹庭 ;
杜如昱 ;
冷希圣 .
中华外科杂志, 1982, (09) :513-517
[10]  
Circulating Noradrenaline and Central Haemodynamics in Patients with Cirrhosis[J] . J. H. Henriksen,H. Ring-larsen,N. J. Christensen.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 1985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