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根腐病发生危害与防治

被引:32
作者
罗光宏
陈叶
王振
郑复有
机构
[1] 河西学院
[2] 甘肃民乐县药材管理局
[3] 甘肃民乐县药材管理局 甘肃张掖
[4] 甘肃张掖
关键词
植物病理学; 黄芪根腐病; 发生危害; 防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5.672 [草本作物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2001~2004年对河西走廊绿洲灌区黄芪根腐病发病危害情况、病原和不同栽培条件下发病因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河西走廊黄芪根腐病发病率为21.4%,致病菌主要是尖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Schlecht.)和腐皮镰孢菌[Fusarium solaniun(Mart.)Sacc]。灌水不当或在黄芪结实期遇连续阴雨是引起黄芪根腐病大面积发生危害的直接因子,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76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定西市药用黄芪病害调查与病原鉴定 [J].
骆得功 ;
韩相鹏 ;
邓成贵 ;
黄贤芬 .
甘肃农业科技, 2004, (01) :38-40
[2]   药剂防治黄芪根腐病研究初报 [J].
白全江 ;
齐风鸣 ;
孙先荣 ;
王立新 .
植物保护, 1997, (01) :46-47
[3]  
中国真菌总汇[M]. 科学出版社 , 戴芳澜 著, 1979
[4]  
真菌鉴定手册[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魏景超 著,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