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施肥水稻土氮素剖面分布及温度对土壤氮素矿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38
作者
马力 [1 ,2 ]
杨林章 [1 ]
颜廷梅 [1 ]
王建国 [1 ]
李斗争 [3 ]
殷士学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济南市农业质量检测中心
[4] 扬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长期施肥; 水稻土; 氮素; 分布; 温度; 矿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3.6 [土壤成分];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利用太湖地区26a的水稻土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长期施肥对水稻土剖面氮素分布和C/N的影响,分析了10℃和30℃下不同施肥处理土壤氮素矿化过程的差异,拟合了30℃下土壤累积矿化量与有效积温的方程式。结果表明:(1)长期施肥使表层土壤氮素累积量明显增加,0~20cm土层,施有机肥处理的含氮量普遍高于施化肥处理。20~30cm土层,化肥氮+磷处理(CNP)、化肥氮+磷+钾处理(CNPK)、秸秆+氮处理(CRN)及不施肥对照CK的含氮量高于有机肥+氮+磷处理(MNP)、有机肥+氮+磷+钾处理(MNPK)、秸秆+有机肥+氮处理(MRN)和仅施有机肥处理(M0),而40~50cm土层含氮量差异较小;(2)施有机肥或秸秆还田使表层土C/N值有降低趋势。0~10cm表层土壤的C/N,CNPK>MNPK,CK>M0,而施秸秆处理MRN的C/N最低。20~50cm土层,施有机肥处理的C/N普遍高于化肥处理,施化肥土壤下层的有机质分解程度较高。(3)在30℃下,土壤矿化过程达到稳定状态需要时间较短,且累积矿化量较高。在10℃下,培养后期的矿化速率高于30℃下的速率,但累积矿化量较低,低温条件引起了土壤氮素矿化率的降低。土壤累积矿化量与有效积温的关系符合有效积温方程式(p<0·01),K值较接近反应矿化初期各处理的矿化潜力,n值的差异反应MRN、MNP以及CNPK、CNP处理在矿化后期有更高潜力。
引用
收藏
页码:286 / 29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有机物循环对红壤稻田土壤N矿化的影响 [J].
周卫军 ;
王凯荣 ;
刘鑫 .
生态学杂志, 2004, (01) :39-43
[2]   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及不同C/N比有机物料中有机N的矿化进程 [J].
鲁彩艳 ;
陈欣 .
土壤通报, 2003, (04) :267-270
[3]   有机质、全氮和可矿化氮在反映土壤供氮能力方面的意义 [J].
李菊梅 ;
王朝辉 ;
李生秀 .
土壤学报, 2003, (02) :232-238
[4]   淹水培养条件下铵态氮肥对土壤氮素的激发效应 [J].
李世清 ;
李生秀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1, (04) :361-367
[5]   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氮矿化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J].
李贵才 ;
韩兴国 ;
黄建辉 ;
唐建维 .
生态学报, 2001, (07) :1187-1195
[6]   稻麦轮作条件下长期不同土壤管理对供氮能力的影响 [J].
高亚军 ;
黄东迈 ;
朱培立 ;
王志明 ;
李生秀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0, (03) :243-250
[7]   连续淹水培养条件下土壤氮素的矿化过程 [J].
李生秀 ;
艾绍英 ;
何华 .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9, (01) :4-8
[8]   测定稻田土壤氮素矿化过程的淹水密闭培养法的条件试验 [J].
蔡贵信 ;
张绍林 ;
朱兆良 .
土壤, 1979, (06) :234-240
[9]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三版)[M].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系统分类课题组,中国土壤系统分类课题研究协作组著, 2001
[10]  
土壤学[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黄昌勇主编,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