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棉区转CryⅠ A基因棉花对棉铃虫的抗性评价

被引:5
作者
黄民松
万鹏
吴孔明
吴金萍
樊孝贤
李明福
机构
[1]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所
[2]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3] 湖北省天门市植保站
关键词
Bt棉; 棉铃虫; 抗虫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5.622 [虫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转 Bt棉 GK-19和转 Bt美棉 BG-15 60进行了室内生测和大田调查。结果显示 ,室内生测两Bt棉品系对棉铃虫的抗性随组织器官和生育期的不同而变化。总体上 ,繁殖器官的抗性效率大于其它器官 ,7月份的抗性水平显著高于 8月和 9月 ;田间调查 ,在对照田第 3和 4代棉铃虫高峰虫量百株 14头和 2 8头密度下 ,Bt棉 GK-19和 BG-15 60对第 3和 4代棉铃虫的控制效果分别为 86.2 1%、87.89%、93 .10 %和 92 .19%。表明长江中游棉区转 Cry1A基因棉花对棉铃虫的田间种群数量亦有很强的控制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83 / 28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部分GK系列Bt棉对棉铃虫抗性的田间评价 [J].
吴孔明 ;
郭予元 ;
王武刚 .
植物保护学报, 2000, (04) :317-321
[2]   棉铃虫防治指标研究 [J].
樊孝贤 ;
齐立 ;
石尚柏 ;
王瑞琪 ;
黄民松 ;
万鹏 ;
罗汉钢 ;
李冬梅 ;
王玲 .
湖北农业科学, 2000, (05) :46-48
[3]   转Bt基因棉对棉铃虫抗性的时空动态 [J].
崔金杰 ;
夏敬源 .
棉花学报, 1999, (03) :30-35
[4]   外源Bt基因对棉花产量性状及抗虫性的影响 [J].
丰嵘,张宝红,郭香墨 .
棉花学报, 1996, (01)
[5]   抗虫棉在棉铃虫综合治理中的作用研究初报 [J].
夏敬源,汪若海,文绍贵,马丽华 .
中国棉花, 1995, (08) :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