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1 条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煤田典型顶板水害防控技术与应用
被引:128
作者:
董书宁
[1
,2
]
姬亚东
[1
,2
]
王皓
[1
,2
]
赵宝峰
[1
,2
]
曹海东
[1
,2
]
刘洋
[1
,2
]
刘英锋
[1
,2
]
姬中奎
[1
,2
]
刘柏根
[1
,2
]
机构:
[1]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2] 陕西省煤矿水害防治技术重点实验室
来源: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侏罗纪煤田;
顶板水害;
形成机理;
判识方法;
防控技术;
D O I:
10.13225/j.cnki.jccs.dz20.0697
中图分类号:
TD745 [矿山水灾的预防和处理];
学科分类号:
081903 ;
摘要:
为了实现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煤田受顶板水害威胁的煤炭资源安全开采,基于侏罗纪煤炭资源赋存条件、顶板含水层特征、顶板水害分布范围与防控难题,对离层水害、薄基岩溃水溃沙、厚层砂岩水害和烧变岩水害4种典型顶板水害的形成机理、判识方法、主控因素和防控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侏罗纪煤田离层水害发生的地质条件为砂泥岩互层,泥岩隔水层厚度是控制离层水害发生的主控因素,研发了离层水体精准定位探放技术,实现了离层水害判别与防控技术的定量化;导水沙裂隙带是薄基岩溃水溃沙的主控因素,构建了基于导水沙裂隙带与基岩厚度对应关系的溃水溃沙危险性评价体系,发明了含水松散沙体高效注浆技术,有效避免了薄基岩溃水溃沙的发生;发现了厚层砂岩含水层在垂向上的非均质特性,揭示了递进渗流充水模式,提出了"适当波及,主动防控"的厚层砂岩水害防控新理念,解放了大量受厚层砂岩水害的煤炭资源;揭示了烧变岩的"边界富水"效应,将烧变岩完整断面分为直接露头区、中部埋藏区和火烧边界区,并构建了烧变岩不同断面注浆材料选择准则,提出了双位双向孔序优选引流注浆帷幕技术,显著减少了烧变岩对工作面的补给水量,同时实现了采煤保水。通过将典型顶板水害防控技术在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煤田的推广应用,有效遏制了顶板水害事故的发生。
引用
收藏
页码:2367 / 2375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