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层流炉研究玉米秸秆粉末的快速热解特性

被引:13
作者
易维明
柏雪源
李志合
李永军
何芳
机构
[1] 山东理工大学山东省清洁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 山东理工大学山东省清洁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淄博
[3] 山东淄博
关键词
生物质能; 热解挥发特性; 层流炉; 冷态实验;
D O I
10.13941/j.cnki.21-1469/tk.2003.05.004
中图分类号
S216.2 [植物能源];
学科分类号
080702 ;
摘要
为了研究闪速加热条件下生物质的热解挥发特性,设计了等离子体加热高温层流炉作为实验设备。由于该设备内部的流动特性对于实验结果影响巨大,为此特别设计了一套1∶1比例的透明有机玻璃冷态模拟装置,用于观察层流炉的流动状态,为热态实验参数设计提供实践指导。根据冷态研究观察结果,进行了层流炉热态实验。采用灰分示踪法测定了玉米秸秆粉末在800,850,900,950K的热解失重曲线。通过数据处理得到了玉米秸秆粉末在快速加热条件下的热解动力学方程和参数。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小麦和玉米秸秆热解反应与热解动力学分析 [J].
何芳 ;
易维明 ;
孙容峰 ;
闸建文 ;
柏雪源 ;
李永军 .
农业工程学报, 2002, (04) :10-13
[2]   用热分析技术研究树皮的热解动力学参数 [J].
赵广播 ;
朱群益 ;
员小银 ;
秦裕琨 .
燃烧科学与技术, 1999, (04) :356-362
[3]   升温速度对煤热解动力学的影响 [J].
韩永霞 ;
姚昭章 .
华东冶金学院学报, 1999, (04) :318-322
[4]   煤粉热解时升温速率对最终挥发分产量的影响 [J].
朱群益,赵广播,阮根建,秦裕琨,黄怡珉,于洪彬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1996, (03) :35-39
[5]   生物质燃料的燃烧与热解特性 [J].
江淑琴 .
太阳能学报, 1995, (01) :40-48
[6]   煤粉热解的挥发份组分析出模型 [J].
陈彩霞 ;
孙学信 ;
马毓义 .
自然科学进展, 1995, (01) :85-92
[7]  
煤粉快速热解规律的试验研究[J]. 陈彩霞,孙学信,吕焕尧.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03)
[8]  
层流曳带流反应器内流动和温度特性的数值模拟[J]. 陈彩霞,孙学信,张小可.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