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病证动物模型在中医方药研究中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9
作者
陈学习 [1 ]
彭成 [2 ]
机构
[1] 福建中医学院药学系方剂教研室
[2] 成都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病证动物模型; 方剂; 中药; 药理; 毒理;
D O I
10.13194/j.jlunivtcm.2007.01.31.chenxx.019
中图分类号
R289 [方剂学]; R-332 [医用实验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100504 ;
摘要
系统论述了病证动物模型在中医方药药理与毒理研究中的应用与发展,强调了病证动物模型在方药毒理研究中的重要性,并对当前病证动物模型复制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0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脾阳虚证大鼠心、肝、脑组织MAPK活性变化及温补脾阳方药对其影响的实验研究 [J].
崔家鹏 ;
李德新 ;
朱爱松 .
河南中医, 2005, (03) :29-31
[2]   方剂学发展溯源 [J].
刘学华 .
湖南中医药导报, 2002, (12) :714-716+726
[4]   大鼠CAG证病结合模型胃粘膜病理研究 [J].
陈小野 ;
邹世洁 ;
佟彤 ;
樊雅莉 ;
张宇鹏 .
中医药学刊, 2002, (03) :292-295
[5]   中药“证治毒理学”假说 [J].
马伟 ;
王建华 .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1999, (02) :52-54
[6]   GLP规范与中药毒理学研究 [J].
马伟 ;
刘启德 ;
邹移海 ;
赖小平 ;
桂蜀华 ;
王建华 .
中药药理与临床, 1999, (02) :47-50
[7]   试论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研究技术 [J].
彭成 ;
曹小玉 .
成都中医学院学报, 1989, (03) :44-46
[8]  
陈学习.附子对病证动物模型基础毒性作用的实验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6
[9]  
袁伯俊,王治乔主编.新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与实践[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1997
[10]  
陈小野主编.实用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