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戟天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的研究

被引:8
作者
贺红
肖省娥
冼建春
徐鸿华
机构
[1]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广州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巴戟天/生长和发育; @离体培养; @植株再生;
D O I
10.13359/j.cnki.gzxbtcm.2000.04.020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巴戟天无菌苗的茎尖、带节茎、无节茎为材料进行离体培养。结果表明 :外植体表面消毒采用70 %乙醇预处理 30s ,再用 0 .1%的升汞浸泡 10~ 15min ,效果较好。茎尖和带节茎培养 ,于含有 6-苄基氨基嘌呤 ( 6-benzylaminopurine。BA)的MurashigeandTucker (MT)培养基上 ,均能直接出芽 ,带节茎出芽率最高 ,为 97.5%。适宜的BA浓度为 1mg·L- 1,BA浓度升高 ,出芽率下降。根的诱导 ,以MT加 0 .2~0 .5mg·L- 1的萘乙酸 (naphthleneaceticacid ,NAA)培养基较好 ,生根率可达 80 .0 %以上
引用
收藏
页码:353 / 354+373 +37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 [1] 巴戟天枯萎病对寄主显微构造及成分的影响
    林励
    徐鸿华
    姚幼玲
    王素英
    邓沛峰
    曾元儿
    吕武清
    [J]. 中国中药杂志, 1993, (07) : 401 - 403+446
  • [2] 巴戟天良种选育快繁技术研究
    徐鸿华
    邓沛峰
    林励
    王素英
    王乃规
    彭拓华
    黎加焕
    王迎春
    [J]. 中药材, 1993, (04) : 7 - 9
  • [3] 巴戟天高产优质途径的研究
    徐鸿华
    林励
    邓沛峰
    谢洁行
    邱琼新
    何耀章
    [J]. 广州中医学院学报, 1992, (03) : 155 - 159
  • [4] 巴戟枯萎病的病原菌鉴定
    时雪荣
    戚佩坤
    [J]. 植物病理学报, 1988, (03) : 137 - 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