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政策和社会经济状况对中国出生性别比失衡的影响

被引:22
作者
王军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生育政策; 社会经济; 出生性别比; 分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24.21 [人口政策与制度];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文章提出出生性别比失衡的多层次影响因素模型,并运用分层模型来研究生育政策和地区社会经济状况对中国出生性别比失衡的影响。研究发现,即使在控制妇女个人和家庭特征、地区社会经济状况的情况下,生育政策对中国出生性别比失衡仍然有显著影响,生育政策越严格,出生性别比失衡越严重。研究还发现地区社会经济状况对出生性别比失衡有缓解作用,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居民收入的增加都可以减缓出生性别比的失衡程度。不考虑地区社会经济状况容易低估生育政策对出生性别比失衡的加剧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论计划生育政策的完善与调整——基于公共政策视角 [J].
王金营 ;
赵贝宁 .
人口学刊, 2012, (04) :81-89
[2]   生育政策与经济水平对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分析 [J].
汤兆云 ;
郭真真 .
人口与经济, 2011, (01) :10-15+21
[3]   胎次-激化双重效应:中国生育政策与出生性别比关系的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 [J].
杨菊华 .
人口与发展, 2009, 15 (04) :37-51
[4]   韩国出生性别比失衡的公共治理及对中国的启示 [J].
韦艳 ;
梁义成 .
人口学刊, 2008, (06) :15-22
[5]   影响出生性别比升高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研究——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县级资料多因素分析报告 [J].
蔡菲 ;
黄润龙 ;
陈胜利 .
人口与发展, 2008, (02) :48-53
[6]   对2000年人口普查出生性别比的分层模型分析 [J].
郭志刚 .
人口研究, 2007, (03) :20-31
[7]   限制生育政策不是影响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主要原因 [J].
蔡菲 ;
陈胜利 .
市场与人口分析, 2006, (03) :29-31
[8]   出生性别比的社会经济决定因素:对2000年中国最大的36个少数民族的分析 [J].
罗华 ;
鲍思顿 .
人口研究, 2005, (06) :58-63
[9]   中国出生性别比偏高与计划生育政策 [J].
原新 ;
石海龙 .
人口研究, 2005, (03) :11-17+96
[10]   城镇化效应与生育性别偏好 [J].
辜胜阻 ;
陈来 .
中国人口科学, 2005, (03) :30-3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