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与整合:社会企业的性质、构成与发展

被引:28
作者
时立荣
机构
[1] 北京科技大学
关键词
社会企业; 双构性; 双重性; 构成;
D O I
10.15895/j.cnki.rwzz.2007.04.031
中图分类号
F270 [企业经济理论和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本文的要旨是提出中国"社会企业"这一新的组织类型概念。社会企业是公益经济型组织的统称,在经济社会转型的各个阶段社会企业都有其存在的不同组织形式,它对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粘合作用。社会企业本身具有性质双构性,它以社会价值为目标,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具有经济和公益双重功能。从网络体系分层的视角看,社会企业是非营利体系中具备经济性的"结点",它能够活化各类非营利组织的资源和运作,这使得驾驭市场经济服务于公共利益的思想具备了组织可行性。社会企业包括扶助弱势群体发展的公益性社会服务组织,如残疾人福利企业,也包括提供公益性人本服务的社会服务组织,如民办非企业和事业单位。本文认为,在社会改革过程中,我国的社会企业发端于非正规就业组织,扩展于经济企业,从非营利组织中演绎,必将在社会事业单位改革中重构。中国社会企业这一新的组织类型概念的形成,对于打破旧的分散化的公益组织管理,提倡新的规范性的组织管理和制定更有效的社会政策提供了一个新的亮点。
引用
收藏
页码:181 / 18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全球化与非正规就业政策 [J].
时立荣 ;
马方 .
东北师大学报, 2003, (01) :61-67
[2]   从非正规就业组织到社会企业 [J].
时立荣 .
理论学刊, 2005, (09) :42-44
[3]  
组织理论[M]. - 华夏出版社 , (美)W.理查德·斯格特(W.RichardScott)著, 2002
[4]  
全球公民社会[M].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美)莱斯特·M.萨拉蒙(LesterM.Salamon)等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