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棉主要品种的遗传距离估测与聚类分析

被引:4
作者
刘继华
于凤英
尹承佾
陈茂学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
关键词
陆地棉; 品种; 遗传距离; 聚类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通过主成分分析,对40个常用陆地棉亲本进行了遗传距离分析,并采用最短、最长、类平均及重心法等对供试材料进行了系统聚类。主成分分析表明,以产量,重量与比强度、纤维细度、纤维成熟度及衣分为代表的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可达到91°。以上聚类分析证明,40个供试品种可分5类,最长距离聚类法比较适宜,亲本起源与血缘关系及类型划分无必然联系。亲本必须根据性状表现及主成分值综合选择后,再根据遗传距离进行选择,不宜过分强调遗传距离远(如本研究之Ⅰ/Ⅳ类间杂交)。根据主成分值选配的9个理想亲本为:鲁棉六号、鲁棉四号、邢台6871、岱字16号、PD0113、冀棉八号、冀合3016、徐州514及鄂荆92。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6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春小麦品种数量性状遗传距离的测定及其系谱分析 [J].
陈洪文 ;
祁适雨 ;
韩龙珠 ;
于世选 ;
宋凤英 .
遗传, 1985, (01) :7-10
[2]   水稻杂种优势与遗传距离 [J].
徐静斐 ;
汪路应 .
安徽农业科学, 1981, (S1) :65-71
[3]   冬小麦数量性状遗传差异及其在作物育种上的应用 [J].
毛盛贤 ;
刘来福 ;
黄远樟 ;
冯新芹 .
遗传, 1979, (05) :26-30
[4]   作物数量性状的遗传距离及其测定 [J].
刘来福 .
遗传学报, 1979, (01) :30-30
[5]  
作物数量遗传[M]. 农业出版社 , 刘来福 编著, 1984
[6]   花生数量性状遗传距离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 [J].
甘信民 ;
王在序 ;
顾淑嫒 ;
曹玉良 .
中国农业科学, 1985, (06) :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