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协商与“国家主导”下的劳动关系治理——指标管理的策略与实践

被引:135
作者
吴清军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关键词
集体协商; 集体合同; 集体谈判; 工会;
D O I
10.19934/j.cnki.shxyj.2012.03.004
中图分类号
F249.26 [劳动关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国集体协商依靠"国家主导"模式,走出了一条完全不同于欧美国家的道路。国家推动集体协商的主要目的不在于推动劳资博弈,而是要把劳资双方都纳入到法律制度框架之内,使劳资双方行为能够法制化和契约化。但是,国家规范劳动关系并非简单控制,而是通过指标管理实现对基层产业秩序的治理。所以,指标管理成为国家推动集体协商制度建设的核心策略,地方政府和工会围绕考核指标,调用各种资源来提高集体合同数量。在实践工作中,地方政府"第三方"的角色发生了转变,同时工会"代理政府"的角色也得以强化,集体协商的本质则从劳资博弈转变成党政联合工会与资方的讨价还价行为。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89+243 +243
页数:25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世界视阈下的和谐劳动关系调整机制 [J].
程延园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 2011, (05) :2-9
[2]   任命制下的官员经济增长行为 [J].
徐现祥 ;
王贤彬 .
经济学(季刊), 2010, 9 (04) :1447-1466
[3]   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30年改革经验的社会学分析 [J].
渠敬东 ;
周飞舟 ;
应星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6) :104-127+207
[4]   政府绩效与官员晋升研究综述 [J].
吴建南 ;
马亮 .
公共行政评论, 2009, 2 (02) :172-196+206
[5]   财政分权、腐败与治理 [J].
吴一平 .
经济学(季刊), 2008, (03) :1045-1060
[6]   略论我国劳动关系的转型及当前特征 [J].
乔健 .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 2007, (02) :28-35
[7]   分税制十年:制度及其影响 [J].
周飞舟 .
中国社会科学, 2006, (06) :100-115+205
[8]   我国集体协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J].
文魁 ;
谭浩 .
湖南社会科学, 2006, (01) :1-3
[9]   分税制改革、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 [J].
张晏 ;
龚六堂 .
经济学(季刊), 2005, (04) :75-108
[10]   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兼论我国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 [J].
周黎安 .
经济研究, 2004, (06) :3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