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孔低渗储集层岩石物理分类方法的讨论

被引:24
作者
张龙海
刘忠华
周灿灿
李长喜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低孔低渗储集层; 岩石物理分类; 地层流动带指数; 储集层品质指数; 孔隙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在储集层孔隙结构和岩石物理特征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建立测井解释岩电参数模型,需要按岩石物理特征对储集层进行分类。通过实际资料和理论分析,对比地层流动带指数与储集层品质指数两种宏观物性参数的差异,研究储集层岩石物理分类的有效方法和反映微观孔隙结构变化的特征参数。利用两种指数对松辽盆地大情字井地区和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典型低孔低渗储集层60块岩心的压汞实验资料进行了分类,结果表明,按照储集层品质指数对储集层进行分类能更准确地反映储集层的孔隙结构和岩石物理特征。理论分析亦证明,储集层品质指数与孔隙结构之间呈单调函数关系,而地层流动带指数与储集层孔隙结构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单调函数关系,储集层品质指数比地层流动带指数能更准确地反映储集层孔隙结构和岩石物理性质的变化。图6表1参14
引用
收藏
页码:763 / 76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 [1] 不同类型低孔低渗储集层的成因、物性差异及测井评价对策
    张龙海
    周灿灿
    刘国强
    刘忠华
    张莉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7, (06) : 702 - 710
  • [2] 大情字井地区上白垩统青山口组沉积相与岩性油藏
    魏兆胜
    宋新民
    唐振兴
    初霞
    杨光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7, (01) : 28 - 33
  • [3] 孔隙结构对低孔低渗储集层电性及测井解释评价的影响
    张龙海
    周灿灿
    刘国强
    修立军
    李长喜
    刘中华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6, (06) : 671 - 676
  • [4] 储层流动单元划分与描述的方法
    周金应
    李治平
    谷丽冰
    张世浩
    [J]. 资源与产业, 2006, (05) : 88 - 91
  • [5] 基于流动单元的测井储层参数解释模型
    董春梅
    林承焰
    赵海朋
    袁新涛
    车京虎
    [J]. 测井技术, 2006, (05) : 425 - 428+486
  • [6] 松辽盆地南部岩性-地层油气藏成藏动力和分布规律
    邹才能
    贾承造
    赵文智
    陶士振
    谷志东
    侯启军
    赵占银
    宋立忠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4) : 125 - 130
  • [7]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8段相对高孔渗砂岩储集层的控制因素分析
    王新民
    郭彦如
    付金华
    刘化清
    陈启林
    李天顺
    廖建波
    张春雷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2) : 35 - 38
  • [8] 基于新技术的油气藏测井综合评价
    匡立春
    毛志强
    孙中春
    张有平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2) : 58 - 60
  • [9] 安塞低渗油田孔隙结构对渗流特征曲线的影响
    高旺来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1) : 79 - 80
  • [10] 基于岩石物理相的储层渗透率解释模型研究
    谭成仟
    段爱英
    宋革生
    [J]. 测井技术, 2001, (04) : 287 - 29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