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产品虚拟水流动格局分析及其应用

被引:9
作者
韩雪
机构
[1] 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虚拟水; 流动格局; 农业生态补偿; 虚拟水战略; 水资源承载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213.4 [水利资源的管理、保护与改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我国2000—2009年八大区域间的虚拟水流量关系计算结果表明:10年间我国通过粮食贸易产生的虚拟水流向主要是从北方流向南方地区;在八大区域中,东北、黄淮海、长江中下游地区为我国虚拟水净调出区,其他五大区域为虚拟水净调入区,其中华南和东南为主要的净流入区。我国区际间虚拟水流动格局形成的原因,除受水资源影响外,还受到耕地资源、生态需要、经济因素、人口、政策因素的限制。我国粮食对外贸易中虚拟水流动格局主要受大豆影响,大米、小麦、玉米虚拟水含量仍以出口为主。基于虚拟水流动格局构建的区际间农业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模型,为解决农业生态补偿中补偿主客体不明确及补偿标准模糊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水资源承载力不会影响虚拟水流动格局,但却是虚拟水流动格局合理与否的参照。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69 +6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东北三省虚拟水贸易实证研究 [J].
王海兰 ;
牛晓耕 .
国际贸易问题, 2011, (05) :69-79
[2]   中国农产品虚拟水流动格局的形成机理与维持机制研究 [J].
陈丽新 ;
孙才志 .
中国软科学, 2010, (11) :44-53
[3]   基于虚拟水战略背景下河北省农业结构调整及其效益分析 [J].
乔光建 ;
苑振海 ;
贾黎婷 .
水利经济, 2010, 28 (05) :15-20+77
[4]   中国粮食贸易中的虚拟水流动格局与成因分析——兼论“虚拟水战略”在我国的适用性 [J].
孙才志 ;
刘玉玉 ;
陈丽新 ;
张蕾 .
中国软科学, 2010, (07) :36-44
[5]   健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的若干问题探析 [J].
程宇光 .
生态经济, 2010, (06) :148-151
[6]   北京市虚拟水战略环境影响评价 [J].
王喆 ;
王红瑞 ;
来海亮 ;
谢琼 ;
高媛媛 .
水利经济, 2010, (02) :5-11+75
[7]   我国虚拟水及虚拟水战略研究 [J].
孙才志 ;
陈丽新 .
水利经济, 2010, 28 (02) :1-4+75
[8]   基于水足迹核算的北京市水资源保障研究 [J].
陈俊旭 ;
张士锋 ;
华东 ;
龙爱华 ;
陈博 .
资源科学, 2010, 32 (03) :528-534
[9]   基于基尼系数和锡尔指数的中国水足迹强度时空差异变化格局 [J].
孙才志 ;
刘玉玉 ;
陈丽新 ;
张蕾 .
生态学报, 2010, 30 (05) :1312-1321
[10]   中国农产品虚拟水-耕地资源区域时空差异演变 [J].
孙才志 ;
张蕾 .
资源科学, 2009, 31 (01) :8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