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培肥对灰漠土养分及胡敏酸特性的影响

被引:6
作者
孙本华
高明霞
吕家珑
张一平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灰漠土; 土壤培肥; 胡敏酸; 热解特性; 红外光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51.7 []; S158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学科分类号
0901 ; 0903 ; 090301 ;
摘要
通过荒地和苜蓿地土壤养分、土壤胡敏酸热解特性和红外光谱特征的比较,研究了灰漠土上种植苜蓿培肥对土壤养分和土壤有机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苜蓿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全N和碱解N的含量,但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则下降,土壤pH不变。苜蓿地胡敏酸的脂肪族侧链较多,胡敏酸较年轻,而荒地胡敏酸侧链较少,胡敏酸相对较老。苜蓿地胡敏酸的脂族性强于荒地。种植苜蓿培肥后土壤胡敏酸变得简单化和年轻化。
引用
收藏
页码:338 / 34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Thermal nature of organic-mineral complex particles and their humus substances. Tsutomu Satoh. Soil Sci.PlantNutr . 1984
[2]   不同施肥条件与年限对土壤胡敏酸能态及热分解特性的影响 [J].
赵高侠 ;
张一平 ;
白锦鳞 ;
项桂兰 ;
刁军强 .
土壤学报, 1995, (03) :284-291
[3]   土壤有机培肥后胡敏酸结构特征变化规律的探讨——Ⅰ.胡敏酸的化学性质和热性质 [J].
窦森 ;
陈恩凤 ;
须湘成 ;
谭世文 ;
张继宏 .
土壤学报, 1992, (02) :199-207
[4]   陕西省几种主要土壤胡敏酸能态及热分解特性的研究 [J].
白锦鳞 ;
张一平 ;
赵高侠 ;
许牡丹 ;
刁军强 ;
李宗利 ;
徐建军 .
土壤学报, 1990, (02) :151-158
[5]   土壤施用有机物料后重组有机质变化规律的探讨——Ⅱ.对重组有机质中腐殖质组成和胡敏酸光学性质的影响 [J].
窦森 ;
姜岩 .
土壤学报, 1988, (03) :252-261
[6]   土壤施用有机物料后重组有机质变化规律的探讨——Ⅱ.对重组有机质中腐殖质组成和胡敏酸光学性质的影响 [J].
窦森 ;
姜岩 .
土壤学报, 1988, (03) :252-261
[7]  
土壤有机质研究法[M]. 农业出版社 , 文启孝等 编著,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