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各地区农业生产的技术有效性——基于随机边界分析方法的实证研究

被引:1
作者
王群勇
机构
[1]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农业; 随机边界生产函数; 技术有效性;
D O I
10.19365/j.issn1000-4181.2005.06.008
中图分类号
F323.3 [农业技术改造、农业技术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基于随机边界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各地区农业生产技术有效性的现状及其重要影响因素。本文研究认为:(1)我国农业生产的平均技术有效性为0.6542,总体上来看,存在较严重的技术无效使用;(2)农业生产的技术有效状态基本上是时不变的,即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提高;(3)东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存在较大差异,东、中、西部地区的平均技术有效性各为0.7290、0.7253、0.5230;(4)农村教育、农村研发、农业基础设施投资是影响技术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基于此,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加大农业研发力度、提高基础设施投资以及地区倾向性是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有效性的重要政策趋向。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6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中国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实证研究——随机前沿面生产函数的应用 [J].
乔世君 .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04, (03) :11-16+64
[2]   提高我国农业科技进步水平的战略举措 [J].
王明利 ;
赵芝俊 .
中国科技论坛, 2004, (02) :132-136
[3]   依靠技术创新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J].
朱希刚 .
农业技术经济, 2004, (01) :3-10
[4]   中国商业银行的效率研究——SFA方法分析 [J].
钱蓁 .
南京社会科学, 2003, (01) :41-46
[5]   深化农村改革 促进农村发展——三大制约因素、一个基本认识、两类政策措施 [J].
张晓山 .
中国农村经济, 2003, (01) :4-12
[6]   我国“九五”时期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 [J].
朱希刚 .
农业经济问题, 2002, (05) :12-13
[7]   投资于贫困人口的健康和教育 应对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就业形势 [J].
朱玲 .
中国农村经济, 2002, (01) :33-39
[8]   我国粮食生产技术有效率的区域分析 [J].
杭斌 ;
周小梅 .
统计研究, 2002, (01) :30-32
[9]   农业技术效益测度方法概述 [J].
陈世军 .
农业技术经济, 2001, (05)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