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边缘性与个体化策略——关于代耕农的生存故事

被引:23
作者
黄晓星 [1 ]
徐盈艳 [2 ]
机构
[1]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
[2]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旅游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代耕农; 边缘性; 个体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分析了一群在广州边缘租种土地为生的外来农民——"代耕农",在制度与市场双重挤迫下应对地理空间和社会空间双重边缘性时所采取的以个体化为主的生存策略。双重边缘性源于市场和制度的形塑,而这构成了约束代耕农行为的核心结构性特征。本文认为如果能将代耕农的个体生存策略通过某种方式转化成一种集体行为,促成其自身的联合,增强其与外在强势力量相抗衡的能力,从而为自己争取一个更好的生存环境,这或许是改善代耕农生存状况的一条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5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身份政治:回归社区后的北京市下岗失业职工的生计策略 [J].
郭伟和 .
开放时代, 2008, (05) :88-107
[2]   合作与非对抗性抵制——弱者的“韧武器” [J].
折晓叶 .
社会学研究, 2008, (03) :1-28+243
[3]   农民工在中国转型中的经济地位和社会态度 [J].
李培林 ;
李炜 .
社会学研究, 2007, (03) :1-17+242
[5]   珠三角代耕农的生存境况及相关问题研究 [J].
申群喜 ;
胡波 ;
叶立新 ;
刘立新 ;
蒋先进 ;
麻昌贵 ;
王悦 .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1) :67-70
[6]   村落终结的社会逻辑——羊城村的故事 [J].
李培林 .
江苏社会科学 , 2004, (01) :1-10
[7]   都市农业发展浅析——武汉市的实践 [J].
陶红军 ;
徐华艳 ;
不详 .
农村经济 , 2003, (02) :19-20
[8]   都市农业理论问题调查研究 [J].
李秉乾 .
农业经济, 2000, (10) :6-8
[9]   转轨时期我国农业市场风险规避探讨 [J].
汤光明 ;
柯荣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 (03) :17-20
[10]   社区何为——对北京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研究 [J].
项飚 .
社会学研究, 1998, (06) :5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