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5和WRF模拟东北冷涡雷暴天气过程对比分析

被引:15
作者
邹旭东
杨洪斌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东北冷涡; 雷暴天气过程; 天气系统; 数值模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2 [中小尺度天气分析];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驱动中尺度天气模式MM5和WRF,模拟2005年4月6日辽宁强雷暴降水天气过程。结果表明:MM5和WRF模拟雷暴发生的天气系统结构相似,但对于降水量模拟,WRF模式模拟的结果与实况更为接近。分析其天气系统结构表明,降水过程中来自不同地区的冷暖空气交汇和来自不同地区云团的汇合造成了此次强雷暴天气的发生。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构建PC-Cluster系统实现精细数值模式业务运行 [J].
杨森 ;
陈力强 ;
周晓珊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6, (03) :41-44
[2]   美国WRF模式的进展和应用前景 [J].
章国材 .
气象, 2004, (12) :27-31
[3]   植被变化对辽西夏季气候影响的数值试验 [J].
刘宁微 ;
周小珊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4, (05) :632-640
[4]   一次强风暴的垂直环境特征数值模拟分析 [J].
陈力强 ;
周小珊 ;
杨森 .
气象, 2004, (09) :3-8
[5]   2002年7月沈阳地区连续强雷暴天气成因分析 [J].
夏传栋 ;
廖国进 ;
周立宏 .
辽宁气象, 2003, (03) :7-9
[6]   桃仙机场冷涡雷暴气候特征 [J].
肇启锋 .
辽宁气象, 2001, (03) :9-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