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源蒙古栎种子表型性状与淀粉含量的变异分析

被引:20
作者
厉月桥 [1 ,2 ]
李迎超 [2 ]
吴志庄 [3 ]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3] 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
关键词
蒙古栎; 种子; 表型性状; 淀粉含量; 种源;
D O I
10.13275/j.cnki.lykxyj.2013.04.022
中图分类号
S792.186 [蒙栎];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正>随着能源需求持续增长和国际原油价格的不断攀升,发展可再生生物质能源已成为各国的共识[1]。生物燃料乙醇作为汽油的第1代替代品,广受世界关注[2]。近年来该行业迅速崛起,并掀起了以甘蔗、玉米、小麦等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工业化热潮;由此引发粮食短缺,对世界粮食安全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在中国耕地资源紧缺,粮食供求处于紧平衡,以玉米为原料的发展空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为保证粮食安全,生物燃料乙醇原料多元化势在必行[3]。目前,国内外重点研究开发的糖基或淀粉基能源植物仍以谷物、甜高粱、薯
引用
收藏
页码:528 / 53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蒙古栎苗期种源分析 [J].
屈红军 ;
孟庆彬 ;
张忠林 ;
杨传平 ;
张杰 .
植物研究, 2013, 33 (02) :166-173
[2]   非粮生物质原料体系研发进展及方向 [J].
谢光辉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2, 17 (06) :1-19
[3]   北京延庆蒙古栎天然群体种实性状变异 [J].
厉月桥 ;
汪泽军 ;
刘亚丽 ;
冯慧 ;
杜建霞 .
林业科技开发, 2012, 26 (06) :24-26
[4]   蒙古栎种源选择试验研究 [J].
陈晓波 ;
王继志 .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11 (05) :437-444
[5]   非粮食乙醇产业化现状及展望 [J].
孙智谋 ;
侯霖 ;
张俊波 ;
周旭 ;
刘丽萍 .
酿酒科技, 2009, (05) :94-98
[6]   优良能源植物筛选及评价指标探讨 [J].
李高扬 ;
李建龙 ;
王艳 ;
潘永年 ;
窦观一 .
可再生能源, 2007, (06) :84-89
[7]   应用ISSR-PCR分析蒙古栎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J].
张杰 ;
吴迪 ;
汪春蕾 ;
屈红军 ;
邹学忠 ;
杨传平 .
生物多样性, 2007, (03) :292-299
[8]   硝酸还原酶和可溶性蛋白对东北三省蒙古栎种源生长性状的影响 [J].
张杰 ;
汪春蕾 ;
杨传平 ;
邹学忠 .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05, (03) :93-98
[9]   蒙古栎天然群体等位酶遗传多样性研究 [J].
李文英 ;
顾万春 .
林业科学研究, 2003, (03) :269-276
[10]   我国橡实资源的开发利用 [J].
谢碧霞 ;
谢涛 .
中南林学院学报, 2002, (03) :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