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荔湾区大坦沙岩溶地面塌陷成因及其稳定性评价

被引:20
作者
苏扣林
黄永贵
郑小战
机构
[1] 广州市地质调查院
关键词
岩溶地面塌陷; 地下水活动; 地质灾害; 稳定性; 荔湾区大坦沙;
D O I
10.13284/j.cnki.rddl.001603
中图分类号
P642.26 [地面沉降];
学科分类号
0814 ;
摘要
广州市荔湾区大坦沙是广州地区岩溶地面塌陷主要发生地区之一,2007-11-07—2008-01-29共发生7起岩溶地面塌陷,造成多间房屋倒塌和开裂,经济损失巨大。通过参与现场地质调查,之后收集、整理该地区地下水的动态监测资料,结合地面塌陷发育的基本特征,从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分析其地面塌陷的形成原因,采用定性、半定量的评价方法,构建岩溶地面塌陷稳定性判别因子的量化指标体系,对其地面塌陷的稳定性进行综合预测。结果认为:(1)大坦沙地区岩溶地面塌陷具有一因多效现象,地下水位下降是引发该时段系列塌陷的主导因素,次要因素为人类工程活动;(2)大坦沙地区岩溶地面塌陷稳定性预测综合评价为较不稳定(易塌陷区),岩溶地面塌陷常发生在年底至次年年初,也就是地下水位波动大的时期,且具有群发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67 / 17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岩溶地区工程地质研究的若干新进展概述 [J].
光耀华 .
中国岩溶, 1998, (04) :70-75
[2]  
广东省地质灾害及防治.[M].易顺民; 梁池生; 著.科学出版社.2010,
[3]  
广东沿海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M].谢先德等著;.广东科技出版社.2003,
[4]  
中国岩溶学.[M].袁道先等 编.地质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