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一种荧光检测被动皮肤过敏的方法
被引:1
作者
:
舒荣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铁道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
舒荣华
察仙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铁道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
察仙德
谭剑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铁道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
谭剑萍
卫寄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铁道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
卫寄英
蒋韻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铁道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
蒋韻
吴芬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铁道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
吴芬芬
机构
:
[1]
南京铁道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
[2]
南京铁道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来源
:
上海免疫学杂志
|
1988年
/ 02期
关键词
:
伊文思蓝;
对照组;
可信限;
蓝斑;
生理盐水;
牛血清白蛋白;
黄琴;
荧光法;
实验结果;
天花粉;
锌络合物;
锌化合物;
异硫氰酸荧光素;
异硫荧光素;
被动致敏;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在筛选抗过敏性药物中,被动皮肤过敏试验(PCA)是常被采用的方法。由于传统的Ovary PCA方法的精确度尚存在某些问题,Inagaki等用耳廓法取代皮肤法。实践中感到该法灵敏度尚有不足之处。为此,在该法的基础上采用自制的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小牛血清白蛋白(F-BSA)作为附加示踪剂,以求提高其实验精确性和灵敏度,并已用在黄芩甙锌络合物的抗过敏作用的研究中。
引用
收藏
页码:135 / 136
页数:2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