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定河水土保持措施减沙效益的临界现象及其意义

被引:28
作者
许炯心 [1 ]
孙季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2] 西南科学技术大学
关键词
侵蚀产沙; 水土保持; 效益评价; 临界现象; 黄土高原; 无定河;
D O I
10.14042/j.cnki.32.1309.2006.05.005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以1956-1969年作为“基准期”,基于该时期的资料建立了流域年产沙量与若干降水特征指标之间的多元回归方程,并运用该方程计算出了“措施期”(1970-1993年)在假定无措施的条件下的历年产沙量。由此得到该年的水土保持减沙效益百分比,并点绘了减沙百分比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结果显示,水土保持效益随时间的变化是非线性的,在总体趋势上表现出3个阶段:①缓慢增大;②急剧增大;③保持不变甚至于减小。点绘了减沙效益与各年末的梯田、造林、种草和坝地累积保存面积的关系,也显示出非线性变化,可以用两条斜率不同的直线来拟合。两条直线之间的转折点反映了水土保持措施面积的临界值,两条直线分别代表水土保持增益高回报区和低回报区。该曲线可以为这一地区的水土保持规划决策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610 / 61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黄河水沙变化研究.[M].汪岗;范昭主编;.黄河水利出版社.2002,
[2]  
水利水保工程对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径流泥沙影响研究.[M].徐建华;牛玉国编著;.黄河水利出版社.2000,
[3]  
黄河中游河口镇至龙门区间水土保持与水沙变化.[M].冉大川;柳林旺;赵力仪等 编著.黄河水利出版社.2000,
[4]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M].孟庆枚主编;.黄河水利出版社.1996,
[5]  
黄河流域环境演变与水沙运行规律研究.[M].叶青超 主编.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6]  
黄土高原现代侵蚀与治理.[M].陈永宗等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7]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有效性研究 [J].
许炯心 .
水土保持学报, 2001, (01) :105-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