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介入时机对脑梗死偏瘫病人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37
作者
韦玉鲁
机构
[1]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
关键词
脑梗死; 偏瘫; 康复治疗; 介入时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康复治疗介入时机与脑梗死后偏瘫病人康复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104例脑梗死后偏瘫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并根据康复治疗介入时机将病人分为早期介入组(于常规治疗后14 d内开始康复治疗)和晚期介入组(于常规治疗后30 d后开始康复治疗),各52例。于康复治疗前和康复治疗后2周、4周和6周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FMA)对病人的运动功能进行评价,采用美国国立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对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价,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病人的FMA评分、NIHSS评分和M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4周和6周,早期介入组病人NIHSS评分和MBI评分显著优于晚期介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6周FMA评分与晚期介入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后偏瘫病人进行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对增强病人的运动功能、神经功能,改善病人的生活能力,提高脑梗死后偏瘫病人的预后效果具有积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112 / 211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梗死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 [J].
沈滢 ;
单春雷 ;
殷稚飞 ;
孟殿怀 ;
侯红 ;
戴文骏 ;
励建安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2, 27 (11) :997-1001
[2]   减重步行训练对不同发病时间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康复的影响 [J].
霍会永 ;
赵现 ;
曹凌 ;
曹妍 ;
李军涛 .
山东医药, 2012, 52 (37) :41-42
[3]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治疗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J].
冯爱镇 .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2, 26 (07) :725-726
[4]   不同介入时机康复对脑出血患者手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J].
陶峰 ;
何嫱 ;
张备 ;
白玉龙 ;
吴毅 ;
胡永善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2, 18 (06) :501-504
[5]   采用Bobath技术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疗效观察 [J].
张德清 ;
王刚 ;
何建永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0, (01)
[6]   MOTOmed训练系统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J].
万新炉 ;
高春华 ;
叶正茂 ;
黄怡 ;
潘翠环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9, (07)
[7]   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J].
胥方元 ;
干锦华 ;
李卫平 ;
杨敏 ;
刘曦 ;
段小东 .
中国实用医药, 2009, 4 (01) :218-218
[8]   1859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回顾性调查 [J].
曹利华 ;
廖征 ;
周义生 .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07, (01) :59-60
[9]  
Responses of the Less Affected Arm to Bilateral Upper Limb Task Training in Early Rehabilitation After Strok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 Jacqui H. Morris,Frederike Van Wijck.Archives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 201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