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豫西旱地小麦“六改”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1
作者
:
冀天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洛阳科所
冀天会
王自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洛阳科所
王自力
王胜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洛阳科所
王胜亮
马清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洛阳科所
马清波
高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洛阳科所
高凯
刘忠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洛阳科所
刘忠玲
机构
:
[1]
河南省洛阳科所
来源
:
农业科技通讯
|
2002年
/ 10期
关键词
:
旱地小麦;
晒旱地;
小麦产量;
高效栽培技术;
豫西;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
0901 ;
摘要
:
<正> 豫西旱地为秦岭山脉向东延伸的崤山和伏牛山余脉构成的丘陵旱地。面积占全省旱地的40%以上,包括三十余县市,旱地麦田面积约67万hm2。该区属半湿润易旱区,年降水量虽有600mm,但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小麦生育期降雨平均为210mm左右,且年际间差异大。根据研究,旱地小麦产量3000~4500kg/hm2,约需水400mm左右,因此干旱是本区小麦产量低而不稳的主要障碍因素。不科学的耕作习惯,使土壤水分亏损加剧,进而导致旱地小麦产量变幅较大。本文针对豫西旱地小麦生产的实际,结
引用
收藏
页码:6 / 7
页数:2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